期指10月合約“新官上任” 成“仕途”最短主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16日期指10月合約正式取代9月合約成為主力合約,17日期指9月合約交割。雙節導致中途過高休市頻率將使10月合約成為在位時間最短的主力合約。
據中新社援引第一財經日報9月17日報道,“時間緊、擔子重”或許是對期指1010合約最貼切的形容。
9月16日,隨著期指1010合約成交達到23.58萬手,該合約也正式取代1009合約成為新一代期指主力,今天,市場就將迎來期指1009合約的交割。然而,期指10月合約以主力身份初來乍到,昨日就面臨超過2%跳水的“下馬威”,收盤于2,877.8點。包括期指9月在內的其他合約同期也有2%左右的跌幅。
“昨天的跳水和周三的下跌一脈相承,都是市場對8月中國經濟運行數據的一種反應,與期指交割臨近沒有關系。”海通期貨研究所所長郭洪鈞表示。他指出,上周末公布的8月中國CPI數據為3.5%,這一度引起市場對央行將采取加息等抑制通脹措施的傳言。
從期指新老主力的持倉看,也可以排除交割日臨近引發市場下行的可能。至昨日收盤,期指9月合約持倉僅余5,240手,日減倉8,254手。與之相比,期指10月合約則大幅增倉7,817手,至21,826手,眾多資金已提前移倉至新任主力。
只是與前面幾只主力合約相比,期指10月合約也會提前“退隱”。根據中金所規定,股指期貨最后交易日為交割月的第三個周五,那么期指10月合約的交割日期應在10月15日。而由于今年的中秋節假期與國慶長假不期而遇,國內金融市場將迎來史上罕見的“連休”。排除10月15日交割當日,期指10月合約作為主力的日子至多還剩12個交易日,該合約也成為在位時間最短的期指主力合約。
從交易的角度看,因為“雙節”的存在,投資者的操作將會一波三折,中途過高的休市頻率會令一些擅長“抓波段”的交易者不適應,休市期間的不確定因素可能會逼迫這些人日內平倉。若在昨日入場交易期指10月合約,很多人持有的倉位或許不會留到9月17日之后。下面的操作更為“糾結”,9月20日、21日兩天交易后,下一回的開市要等到9月27日~30日;在10月1日~15日期間,還分插著10月8日這個交易的“孤島日”,實際上連貫的交易周期僅限于10月11日~15日之間。
有業內人士指出,由于下一期指主力過渡較快等問題,投資者對新主力的關注度可能有所降低,期指10月合約在“雙節”前后的交投可能會遜于它的“前任”。
(毛崇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