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縮脹”政策進退維谷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對于中國經濟這架“航機”的安全來說,重要的不是高度,而是方向。雖然仍暫居萬米高空,但若機頭向下,則觸地時間也將不遠;相反,雖僅在數百米低位,倘若機頭平穩或向上,亦無多大風險。從最新公布的7月份宏觀經濟數據來看,除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3%再創年內新高外,其他經濟指標均全面回落,揭示當前經濟面臨全面下滑風險。分析人士警示,若政策不及時調整進行緩沖,則未來經濟下滑可能超預期。
增長數據全面萎縮
中國7月份工業增加值、社會零售、固定資產投資、信貸等增長系列數據均系統性地顯著低于預期,顯示內需正全面萎縮。7月工業增加值13.4%,在上年同期基數偏低的情況下同比增速仍繼續下滑,顯示工業疲弱的狀況繼續惡化。
工業下滑的背后卻是內需兩駕馬車——投資和消費的同步減速。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7月累計同比增長24.9%,較上月25.5%繼續下滑0.6個百分點,自今年年初以來一直下滑至今;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增長17.9%,較上月再度下滑0.4個百分點,如果剔除春節期間的非正常波動,這是在今年5月份達到18.7%的年內峰值后的連續第二個月下滑。
另外,貨幣信貸數據也印證了內需萎縮。7月份新增貸款5,328億元,落在市場預期水平下端。廣義貨幣供應量(M2)也因此僅為17.6%,較上月繼續回落0.9個百分點,也是自2009年12月份達到29.7%高位后的連續第8個月回落。該水平同時大幅低于市場預期水平將近1個百分點,離年初確定的M2增長17%的目標僅一步之遙。弱于預期的信貸與持續走弱的內需完全吻合。
在M2下滑的同時,狹義貨幣供應量(M1)也出現了更快下滑,7月M1同比增長22.9%,較上月下滑1.7個百分點,這也是M1在今年1月份達到39.0%高位后的連續第6個月下滑,從高點的下滑幅度已達16.1個百分點。M1較M2的更快下滑,直接使得M1-M2喇叭口較上月繼續縮小0.8個百分點,顯示經濟活力趨弱。
CPI已是強弩之末
相比萎縮的增長類系列指標,7月份CPI則創出了年內新高,不少人士開始擔憂通脹會再次抬頭。不過,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雖然7月份物價指數創出年內新高,但可能7月份就是年內CPI的高點。首先考慮CPI季節波動。根據歷史數據,中國CPI環比存在明顯的季節波動規律,一般第三季度都是上升的。
其次是氣候因素的影響。最近中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都出現了嚴重的自然災害,這直接給生鮮食品的供應帶來影響,而生鮮食品的劇烈波動一般都會對CPI產生顯著影響。不過,對于近期俄羅斯停止糧食出口,造成期貨市場小麥價格顯著上升的情況,魯政委認為,考慮到中國此前連續6年相對上年增產,糧食庫存充裕,且中國主要以稻米為主要糧食,暫時還不至于對年內CPI構成顯著影響。
此外,盡管7月CPI漲幅較大,但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同比上漲幅度出現明顯回落,由6月的6.4%回落到4.8%,同時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同比增長也由6月的10.8%回落到8.5%。考慮到價格的傳導因素,工業品部分對于下游CPI的上漲促進壓力不大。同時央行連續通過公開市場回籠貨幣流動性也將對減輕CPI的上漲壓力有所幫助。因此,目前的CPI上漲已是強弩之末。
“緊箍咒”不合時宜
事實上,早在二季度經濟數據公布的時候,分析師就強調,政策需要立即向松微調,以便對已出現的經濟減速勢頭進行緩沖。然而,面對當前經濟的下滑,有關當局認為:除了基數原因,主要是政策主動調控的結果,是政策顯效的標志,所以不值得過分擔心。從某種意義上說,經濟減速甚至還是進行結構調整所必需付出的代價。因此,當前宏觀政策應當以穩為主。
但從最新情況看,一些前期帶有緊縮意味的政策不僅沒有被放松,甚至還在沒有其他政策緩沖的情況下被繼續向前推進:一批產能過剩企業被要求強制關停、閑置土地的清理、三套房貸停貸地區的擴大、銀信合作新政等等。這意味著,期待政策在當前就出現顯著的向松調整還不現實,除非采購經理指數(PMI)跌破50,否則,最早的調整也要等到10月份才會看到。
面對7月份CPI創年內新高,中國央行研究局原副局長景學成認為對通脹不能掉以輕心,并支持央行加息。他稱,央行有各種辦法進行加息,可以通過結構性加息來完成。
對此,財經評論員鈕文新則表達了不同看法,從物價上漲結構性看,新價格上漲因素主要源自食品價格上漲,食品價格的上漲當然是受自然災禍的影響,決不能用貨幣手段加以抑制,加息或緊縮貨幣不會讓人減少對食品的需求。如果真通過加息或收緊貨幣的手段達到了國人對食品需求的程度,那一定是企業大量倒閉,民不聊生,社會動亂。
(喬木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