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季節性供給壓力加大豆粕短期回調

鉅亨網新聞中心


9月10日,美國農業部公布了大豆供需報告,報告小幅上調2009/2010年出口量,使得期末庫存下降1000萬蒲式耳至1.5億蒲式耳;報告較上月繼續調高2010/2011年度單產為44.7蒲式耳/英畝和產量為34.83億蒲式耳,高于市場平均預測的34.06億蒲,但報告繼續上調新年度的出口量,使得期末庫存較上月下調了1000萬蒲式耳至3.5億蒲式耳,高于市場平均預測的3.04億蒲式耳。同時,從全球大豆供需來看,全球產量較上月繼續調高120萬噸,同時全球使用量繼續調高163萬噸,使得期末庫存較上月有所下調。總體上,供需報告中繼續調高產量和需求,但產量和庫存水平高于預期,且目前市場關注的首要因素仍為供給,因此短期內呈中性偏空影響。
  
從最新公布美豆的生長狀況來看,截止到9月5日,美豆種植優良率為64%,和上周持平,但低于去年同期的68%,且短期內霜凍威脅不大,美豆單產大幅下滑的可能性較小,天氣升水將繼續削弱。此外,從季節性來看,由于中美大豆即將上市,供給因素會使得美豆有回調的壓力,一般在9-10月份形成季節性收割低點。
  
前期油廠壓榨利潤豐厚,油廠開工正常,按照目前7700-7800元/噸的四級豆油、3150-3200元/噸的豆粕和7-8月的進口大豆成本3700-3800元/噸來計算,油廠的壓榨利潤在100元/噸以上,這促使進口需求保持旺盛,但由于港口大豆的庫存壓力仍存,截止到9月10日,進口大豆港口庫存為607萬噸,較上月結轉庫存繼續增加17萬噸,且未來美豆進口成本不斷提升,在庫存沒有得到有效消化的前提下進口需求將有所放緩。據中國海關統計,8月份進口大豆約為479萬噸,較7月份進口量下降3.2%,繼續從6月高點回落,進口需求的回落將抑制美豆價格。
  
在雙節到來之前,油廠集中開工,后期豆粕供應增加,現貨面臨出貨壓力。此外,受初秋氣溫變化影響,近日遼寧地區再度爆發大面積豬病疫情,豬病將繼續拖累下半年生豬存欄回升步伐。另一方面,由于7-8月期間長江中下游地區豬疫情蔓延,部分地區生豬死亡率偏高,導致目前近期南方生豬存欄量有所下降,這可能在短期內拖累豆粕價格。
  
雖然季節性供給壓力加大,但是國內飼料廠商整體豆粕庫存偏低,國內多數中小飼料企業的豆粕庫存可用至9月25日前后,后市國內大部分飼料廠商仍有進一步備貨需求。此外,未來進口大豆成本提升將限制豆粕下跌空間。截止到9月10日,11月美豆理論進口成本達4032元/噸,較7-8月份的巴西大豆進口成本3800-3900元/噸高出100-200元/噸,因此豆粕的成本支撐較強。
  
最近美國公布的數據多空交織,美國7月成屋銷售、耐用品訂單和新屋銷售均差于預期,引發投資者對美國房地產市場二次探底的擔憂。同時,美國8月份PMI、ISM制造業指數均好于預期。此外,美國8月非農就業人數減少數量超過預期。總體上,這顯示了美國經濟復蘇的曲折性,但低于預期的數據提升了經濟刺激的預期,美聯儲在經濟前景仍不是十分不確定的背景之下將繼續對量化寬松政策持開放態度。
  
9月11日,中國統計局公布了8月份經濟數據,其中最值得關注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創近幾月的新高達3.5%,連續幾個月超過定期存款利息,引發市場對加息的擔憂,而其中上漲的主要因素是農產品價格。因此,未來對農產品價格的調控壓力可能逐步加大。
  
外圍環境將表現為外松內緊,國內商品走勢較弱。供需報告整體上呈中性偏空影響,季節性回調壓力漸現,且由于港口庫存壓力仍存,未來進口需求將有所放緩,促使美豆價格回調。但由于國內飼料廠庫存偏低和未來進口大豆成本提升將限制下跌空間。預計連豆9月份以振蕩回調為主,振蕩區間為3070-2950元/噸。

(廣發期貨發展研究中心 李盼)

(王德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