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價格14日跌至3個月收盤低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由于原油和大豆價格走低削弱了棕櫚油吸引力,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價格14日收盤下跌,并且觸及3個月收盤低點。
綜合外電5月14日報道,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價格14日跌至3個月收盤低點,原因是原油和大豆價格走低削弱了棕櫚油的吸引力。
在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7月交割的棕櫚油期貨合約價格收盤下跌0.7%至2,456林吉特/公噸,這是2月2日以來交投最活躍期貨合約的最低收盤價。本周(5月10日-14日當周),棕櫚油期貨價格跌幅達到2.5%。
澳新銀行(Australia & New Zealand Banking Group Ltd.)農業商品策略師Scott Briggs 14日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棕櫚油和豆油價格持續承壓,后市走勢的關鍵在于,大豆價格能否繼續在9.40-9.50美元/蒲式耳一帶尋獲支持。
芝加哥7月交割的大豆期貨價格14日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下跌,新加坡時間18:48,該期貨合約價格下跌0.9%至9.56美元/蒲式耳。7月交割的豆油期貨合約價格也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下跌,至37.86美分/磅。
豆油相對于棕櫚油的溢價水平最新報66.53美元/噸,2009年10月該溢價水平觸及209.17美元/噸高點,過去12個月的平均溢價水平為129.45美元/噸。隨著馬來西亞林吉特走強,豆油相對于棕櫚油的溢價水平逐步縮窄。2010年年初以來,林吉特兌美元累計升值6.7%。在媒體追蹤的10個亞洲貨幣中,林吉特是表現最強的一個。
馬來西亞OSK投資銀行(OSK Investment Bank)期貨交易員ARyan Long表示,棕櫚油期貨價格5月份最低可能跌至2,450林吉特/公噸,因為整體市場比較疲弱。自2010年2月2日以來,棕櫚油價格還沒有跌破過2,450林吉特/公噸。
植物油交易公司Dipak Enterprise主管Govindlal G. Patel 13日表示,由于全球大豆產量創出新高導致豆油相對于棕櫚油的溢價水平縮窄,印度2010年豆油進口量可能會增加80%。Patel指出,截止10月31日的一年,印度豆油進口量可能增至180萬噸,2009年同期為100萬噸。印度是全球第二大植物油消費國,僅次于中國。
在中國,大連商品交易所1月交割的棕櫚油期貨價格14日收盤下跌1.2%至6,656元/噸,豆油期貨價格收盤下跌0.8%至7,642元/噸。
原油價格14日延續跌勢,觸及三個月低點,削弱了棕櫚油作為生物燃料的吸引力。投資者擔心歐洲削減支出的措施將削弱經濟增長,導致原油期貨價格14日大跌2%至72.90美元/桶,為連續第四個交易日走低。
美國12日公布的庫存報告顯示,由于精煉商下調產能,該國原油庫存上周(6日當周)出現上升,為過去15周來的第14次上升,暗示其能源需求疲弱。
(曹洋 編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