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財政十舉措力促支出提速
鉅亨網新聞中心
截至11月底,安徽省財政預算執行進度完成93.8%,比上年同期提高9.4個百分點,超序時進度2.1個百分點。該省對于據實結算等特殊項目,采取先下達、后清算、或分季下達的辦法,避免年底集中列支,提高預算執行的均衡性。
據中國財經報12月11日報道,今年以來,安徽省各級財政部門把抓好財政支出進度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領導有力,組織有方,工作細致,措施務實,行動迅速,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11月底,全省財政預算執行進度完成93.8%,比上年同期提高9.4個百分點,超序時進度2.1個百分點。1-11月,全省支出累計完成2036.6億元,同比增加466.5億元,增長29.7%。
加強組織領導。采取“政府主導、財政推動、部門為主、合力推進”的辦法,把財政支出管理責任分解到部門,落實到基層,切實把工作做細、做實、做到位,加快支出進度,充分發揮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確保全省財政支出目標的實現,確保今年財政結轉低于上年水平。在加快支出進度的同時,完善各項改革措施,健全監督管理機制,保障資金安全、有效使用。
完善部門預算制度。繼續深化部門預算改革,實行綜合預算管理,將所有財政性資金納入部門預算;全面做好省提前通知對下轉移支付指標工作,省級對數額固定的轉移支付逐級核定到縣,要求各市縣將這部分轉移支付全額編入年初預算,不斷提高預算編制的完整性,為加快支出進度創造條件。進一步細化預算編制,減少預算代編和預留項目,提高預算年初到位率。細化項目支出預算編制,推行項目支出預算提前評審論證制度,將預算細化到“項”級科目和具體項目,明確項目的具體實施計劃和時間進度,提高項目編制的科學性和執行的操作性。
提高執行效率。嚴格執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進一步加快財政資金撥付進度,提高預算支出執行率。對部門預算基本支出,制定月度均衡計劃,隨到隨撥;對部門預算項目支出,按進度撥付,實行限時辦理、超時默認制度;對于應急性、突發性的預算資金,實行隨到隨辦、特事特辦;對政府采購支出,規范操作程序,創新采購方式,積極推行電子化政府采購。加快轉移支付資金下達進度,對省級安排的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要求市、縣財政部門在30日內分解下達到主管部門和下級財政部門。對于涉及民生方面的支出和配套中央的資金,省級繼續采取提前下達或預撥的辦法,做到早下達、快撥付,避免年底集中下達、集中支付。進一步做好資金調度工作,確保各級國庫資金總量滿足支付的要求。
加強支出調度。嚴格財政支出管理,優化財政支出流程,對部門未及時撥付和分配下達的重點支出,實行主動上門服務。堅持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做到每周調度一次,直接調度到具體支出項目。把項目支出責任落實到具體承辦單位、落實到具體人員。重點項目建立上門服務、會商機制,督促部門盡快分配使用資金。預算、國庫、相關承擔支出職能的業務處(股)室,密切配合,落實責任,強化服務、搶抓進度。
完善以收定支和據實結算項目支出方式。對于以收定支項目,協調收入均衡入庫,及時安排支出;對于據實結算等特殊項目,采取先下達、后清算、或分季下達的辦法,避免年底集中列支,提高預算執行的均衡性。
全面清理財政結轉結余資金。為加強財政結轉結余資金管理,省政府辦公廳、省財政廳印發通知,全面清理老結轉、老結余,堅決壓縮結轉結余資金規模;防止新增加過多新的結轉結余,該收回的堅決予以收回。
妥善安排超收收入。改進超收收入使用辦法,逐步將超收收入納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轉由下年預算統籌安排,以減少當年支出結轉。對確需當年使用的收入,提前做好收入安排預案,及早下達預算。對于今年的超收收入,除按法律、法規規定增加有關支出外,原則上用于增加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和建立償債準備金,不再追加新的支出項目,減輕以后年度預算安排壓力,提高當年預算執行的均衡性。
嚴格財政專戶資金管理。清理和規范現有特設專戶,除中央和省有明確規定外,原則上不再開設新的特設專戶。切實加強特設專戶資金的使用管理,加快資金撥付進度。對特設專戶年終資金余額,按結轉結余資金相關管理辦法處理。
做好新增轉移支付資金安排。統籌省與市縣財政分配關系,及時下達40億元轉移支付資金。其中,安排省對下均衡性轉移支付20億元,進一步緩解縣(區)財政收支矛盾,重點向皖北地區,占整個資金的72.5%;安排專項轉移支付20億元,支持建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引導資金和風險投資引導基金,為推進我省科學發展、全面轉型、加速崛起、興皖富民進程注入新的動力。省財政廳要求各地立即行動,盡快形成支出,盡早發揮資金效益。
強化激勵約束和考核機制。建立支出進度通報制度,明確部門、單位的預算執行主體地位,加強協調,促使各部門、各預算單位關注執行進度,提高執行效率。完善全省財政支出進度考核辦法,以決算年終結余占財政支出比重為主要指標,對市縣兩級財政分別考核,并將考核結果與省對市縣的轉移支付、財力補助和資金調度進行掛鉤。
(付影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