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保險業價格自律對抗惡性競爭

鉅亨網新聞中心


為維護正常的經營秩序,遏制惡性競爭行為,越來越多的省市保險市場通過價格自律手段,對產品價格進行規范。《第一財經日報》從市場上了解到,盡管目前制定的自律公約數量不少,但真正執行起來難度較大。用“價格自律”來對抗“惡性競爭”,孰勝孰負,短期內或難博弈出結果。

從根本上看,行業自律應是保險業“四位一體”風險防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保險行業協會的自律作用,鼓勵引導其提高市場調控和價格協調能力,為行業整體維持合理利潤空間,對處于發展初級階段的中國保險業尤為重要。但是行業自律自開始出現以來,就陷入了“是否涉嫌壟斷”和“建立—打破—又建立—又打破”的怪圈。

之前,車險業務是保險市場惡性競爭最為集中的領域,也是價格自律公約“設立”和“撕毀”最頻繁的領域。保險行業協會按照保監會2006年19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機動車輛保險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和2008年70號文件《關于進一步規范財產保險市場秩序工作方案》精神,制定“各財產保險公司通過無賠款優惠、隨人因素、隨車因素等方式給予投保人所有優惠總和不得超過車險基準費率的30%”、“不調整車險產品基準費率的保險公司,要將原有的各項費率因子向下浮動上限由50%調整為30%”、“商業車險代理手續費上限不超過15%,交強險代理手續費上限不超過4%”等條款,對保險公司向中介機構支付的手續費水平、消費者購買車險的最低折扣率和車險理賠服務標準進行業內自律。

對于違反自律規定的保險機構,行業協會通過暫停業務和沒收保證金的形式給予懲處。價格自律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規范保險市場競爭秩序的作用。


但毋庸置疑,保險行業協會的業務自律并非長久之計。同樣在2006年,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組織訂立《銀行、郵政代理保險業務自律公約》之后,多個省份保險市場按照公約內容,明確了各險種代理手續費率支付的上限標準。如普通及分紅型兩全壽險躉繳產品的手續費不得超過保費的2.5%~3%。然而,目前實際情況早已突破這一標準,躉繳產品手續費實際支付比例已達到保費的5%~6%,個別公司還通過賬外額外支付手續費,或與銀行合作舉行各種活動“激勵”,變相增加支付手續費。

此外,個別公司表面遵守約定,私下通過變通支付名義或賬外循環等手段,變相進行價格競爭,進一步增加了價格自律的執行難度。這一現象在各地車險市場上不斷出現,顯然,無論財險行業,還是壽險行業,依靠行業自律遏制手續費惡性競爭的做法,尚難以取得預期效果。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