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無論歐洲紓困結果如何 歐元看貶 日元亞幣看漲
鉅亨網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2010-05-12 20:30
歐盟為了防堵債信危機,祭出 1 兆美元大規模紓困機制,只有兩種方向發展:很好或很糟。雖然現在要看出會走哪條路,為時尚早;不過兩種結果卻都導向相同的歐元交易策略:拋售。
《華爾街日報》指出,歐洲央行 (ECB) 出手收購歐元區公債的行動,無論成功或失敗,都將拉低市場利率,正如周一 (10 日) 市場已出現情況,並導致歐元走軟。
不過在歐美以外地區,外匯投資策略該如何佈局,則會因紓困案不同發展而迥異。然而選項也很簡單:買進日元,要不投資日本以外亞洲貨幣。
假設歐元區政府及歐洲央行的救市行動,最終足以止住歐洲信用市場信貸危機失血;屆時除日本以外的亞洲貨幣,會是主要受惠者。
這裡所指的亞洲貨幣,包括與中國引領的傲人亞洲經濟成長相關連的任何國家貨幣,無論來自新興市場或已開發國家。可以是韓元、澳元,或是原物料產國貨幣如巴西幣。
因為在紓困發展順利的情況下,歐盟內多逾流動性將支撐這些國家經濟成長,導致國內通貨膨脹壓力上升,促成央行進一步升息。當這些國家與歐元區的利差擴大,作空歐元將更具吸引力。
反之,若周一的市場反彈,最終證明只是曇花一現的生機,銀行間信用市場將再度面臨壓力,日元將轉而成為最大獲益者。
原因在於,日元背後的日本經濟,持續具有低利率環境、通縮傾向及高儲蓄率等特色,使其成為全球主要融資貨幣選項。一旦投資人被迫展開全球性風險規避,便紛紛贖回套利交易,拋售高收益貨幣部位以償付日元貸款,促使日元反彈。
正如上周,日元在市場騷動之中,一舉累積勁揚近 8%,便可證明套利交易因素仍舊相當活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