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中國館"東方之冠"竣工
鉅亨網新聞中心
歷屆世博會上的國家館都是一張名片,展現了主辦國的綜合實力和民族氣質。2月8日,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標志性建筑——中國館正式落成。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宣布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竣工,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出席竣工儀式并講話。
中國館位于世博會規劃核心區,處于世博園區浦東區域主入口的突出位置。中國館建筑外觀以“東方之冠”為構思主題,表達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其設計理念可以概括為:“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
“今天,中國館完成了工程建設,進入了全面裝修布展和運營準備階段。”上海世博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上海世博園五大永久性建筑之一和標志性建筑,‘東方之冠’凝聚了13億中國人對世博會的熱情期盼。”
中國館分為國家館和地區館兩個部分,國家館居中升起、層疊出挑,成為凝聚中國元素、象征中國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體——東方之冠;地區館水平展開,以舒展的平臺基座的形態映襯國家館,成為開放、柔性、親民、層次豐富的城市廣場。
記者在參觀中國館時發現,二者互為對仗、互相補充,共同組成表達盛世大國主題的統一整體。國家館、地區館功能上下分區、造型主從配合,形成獨一無二的標志性建筑群體。
另悉,從2007年12月18日開工建設至今,中國館歷時3年終于建成,展示主題是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是國家智慧和中華理念的集中體現之地,也是上海世博會主題演繹的主要展示區和重要的載體。
走進中國館內,建設者們正在進行著緊張的布展工作。中國館內部一共分為3層,和一般的習慣不一樣,中國館是從上向下參觀。在中國館的最高層,巨大的鋼架搭建了可容納700人觀看的影院,影片正在全國各地拍攝,長度大約是8分鐘,主要反映改革開放30年的成果。
看完影片走出來,映入記者眼簾的是一幅放大了數百倍的《清明上河圖》,這是用多媒體的形式投射在大屏幕上的。不同的是,這幅《清明上河圖》里面的人物和場景全都能動起來,能看到駱駝在走、人在打招呼,這些都是當時生活場景真實的再現。
值得一提的是,主創人員還依據歷史資料還原出當時的夜景效果,把我國古代城市的繁華再現出來。此外,中國館還將展示一系列珍貴文物,現在這些文物的清單已經確定了,包括《清明上河圖》的真跡也會被展出。記者從消息人士處了解到,這些文物將在3月運抵上海。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