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銀行資本新規將使銀行更加脆弱?
鉅亨網新聞中心
巴塞爾即將出臺的銀行資本監管新規規定的資本水平和資產種類可能將比之前的提案放寬許多,但是全球性的監管措施無疑會帶來同一化系統風險,這將會使銀行系統更加脆弱。
綜合媒體9月10日報道,當國際監管機構周末就銀行資本規定達成一致時,投資者可能將長舒一口氣。
早先的報告顯示,規定的資本水平將比市場所擔憂的要低得多,符合要求的資產種類也比之前提議的放寬了許多。
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巴塞爾III(Basel III)不僅不會使市場運轉的更流暢,反而可能給全球金融帶來更多的系統性風險。
問題一如既往而且可能是無法避免的。監管機構希望就銀行資本達成全球性的協調。但是監管體系多樣性的減少,將不可避免地增加監管錯誤成本。
監管同一化。這樣銀行就將持有更多監管資產。如果這些資產不是監管機構認為的那樣安全,銀行就會更加脆弱,銀行系統也比相對不同一化時更加脆弱。
正如弗里德曼(Jeffrey Friedman)所指出的那樣,之前的資本規定鼓勵銀行持有大量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但正是地產泡沫破裂和監管創造的資產集中導致了金融危機。
弗里德曼解釋說:“銀行資本監管會因為監管機構的錯誤而不經意地使銀行變得更加脆弱。但這正是所有監管在做的事。”
我們相信在巴塞爾的監管機構是出于好意,而且是在努力制定審慎的、有根有據的規定。問題是未來是不可預測的。而且任何試圖覆蓋全球銀行系統的龐大復雜的監管體系,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后果。進一步說。即使是精心設計的監管體系也很難適應環境的變化。
市場能應對不確定性是因為他們沒有要求同一化。不同公司對每個業務的盈利預測是不一樣的。連續地,或者過度地預測失誤導致破產;而連續地或者特別成功的預測帶來成長或者是可以持續經營。市場過程分勝負,而不需要誰來判定誰的預測是對是錯。
監管則缺乏這個原則。企業可以看到建倉或者利潤減少與變化的方向,而監管失誤往往要到最后關頭才能被發現。之前資本規定的失誤并沒有將監管機構排除在行業外。實際上,參加這一輪巴塞爾談判的國家甚至比上一輪還多。不管是在金融危機期間還其后,監管機構都沒能獲得進步。對哪一項監管是失誤的評價只是成為政治辯論,而沒有讓監管機構有自知之明。
巴塞爾出臺的規定不可避免地將鼓勵風險管理策略和資產持有集中化,那將使金融系統更加脆弱。規定越詳細,就會帶來更多同一化系統風險。
所有這些不是說我們不需要銀行資本監管。基于一系列原因——更不要說銀行已經展示他們可以將損失轉嫁給納稅人,我們確實應該進行監管。但是我們不應對新監管措施的效果過于自信,不管他們現在看起來有多美好。
(陳紹國 實習編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