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教父賽富閻焱:風險投資與企業的曖昧關系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中國風險投資十多年的歷史中,閻焱的投資保持完勝,無一敗績,經濟學家金巖石稱其為“中國投資行業中最牛的一個人”,其中最顯赫的一戰是4000萬美元投資盛大網絡,收回利潤5.5億美元。閻焱不認為自己是貪婪的“金融怪獸”,“其實投資一個企業需要百倍艱辛的勞動”。
每年,中國私募股權基金投資行業(PE)幾十號頂尖人物,都會找些理由,聚會開派對、端著葡萄酒杯清談。事實上,圈中最有名的20多個人,對彼此了如指掌。
遠在北京的周志雄號稱“鷹眼”,對項目的挖掘精準無比,他平日只喜素食,但在風險投資上出手一向大膽;上海人袁文達沉靜少言,在入主美國紅點風險投資之前,在硅谷連開了3家高科技公司,再轉手賣出,利潤高達100%;會吹橫笛、愛玩照相機、會跳國標舞的章蘇陽,則有年輕時下鄉的經歷,他在投資攜程時,和沈南鵬在衡山路上的耕讀園談判,兩人中午只吃了一碗面,章是“靈感派”投資人,宣稱“投資就是投人”,他第一眼見邵亦波,就印象極好,覺得“邵亦波很性感”,斷定邵會處處受人群和資本的歡迎。結果,章投資邵的易趣大獲全勝。
這些人全都擁有哈佛或者耶魯大學的學歷,按經濟學家金巖石的話來說“都是些情商、智商超高的人”,但在他們面前提起閻焱,卻無人不服。
2006年,李嘉誠曾主動表示要向閻焱投資3億美元,然而他卻婉言謝絕。最后,閻焱只接受了李嘉誠的1000萬美元。隨后,他一路搏殺,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募集到資金11億美元,創造了PE在亞洲最短時間內融得最大金額的紀錄。
閻焱最顯赫的一戰是力排眾議,用4000萬美元投資盛大網絡,此后他收回的利潤是5.5億美元。
罕見的是,在14年中國風險投資的歷史中,無論是剛開始在黑暗中的摸索,還是現在的火爆,閻焱的投資居然保持完勝,無一敗績。
閻焱,賽富基金首席合伙人,50開外的他身材頎長。在中歐首屆年度私募股權基金投資論壇上,別人都循規蹈矩從舞臺旁邊的臺階緩緩而上,閻焱卻“噌”的一聲,一個箭步直接從下面躍到舞臺中央。
若為自由故
閻焱愛自由。
他先后從事的職業是飛機設計工程師、社會學學者、世界銀行官員、研究外交政策的博士,最后在38歲的時候,進入風險投資業。
跳槽數次的原因無他,唯為自由。閻焱說:“在世界銀行工作,幾乎是我個人經歷的最糟糕的職業,官僚、沉悶、刻板,我完全無法忍受。”從小愛看《航空知識》、對飛機著迷的閻焱報考大學的時候,選擇了南京航天航空大學。畢業后,他被分配到合肥一家偏遠的工廠工作。沒過多久,思維活躍的閻焱對這份工作厭倦了。80年代初的中國,到處充滿了形而上的社會探討和理想的激情,閻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通過從政、“走仕途”來改造社會的沖動。他很快進入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師從社會學家、人類學家費孝通,攻讀社會學碩士,其間還兼任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研究員,參與國家體制改革的政策研究。
“北大的自由之風是最令人感動的。”在人人都幻想能夠治國平天下的氛圍下,閻焱要領略更廣闊的天空,他決定去美國闖蕩:“可以說我們這代人,是很幸運的,在美國我們沒有經歷過洗盤子的艱難歲月,一上來就進入到主流社會。”
在美國強大的商業力量沖擊下,閻焱發現經濟更能改變社會,于是在普林斯頓大學轉攻國際經濟,兩年后以該系歷史上的最高分通過博士資格考試。接著,閻焱進入世界銀行,在這個大多數人無比向往的機構中,成為專業從事研究的經濟學家。然而,優厚的薪金福利并不能讓他安于現狀。閻焱旋即加盟美國知名的思想庫Hudson Institute(哈德遜研究所),專職研究美國針對中國和北亞的政策。
兩年后,閻焱和美國的一位政府高官合寫了一本書,完成了科研成果的挑戰后,他又一次感到了“乏味”。
“我每一個新的目標,維持的時間似乎都不超過兩年。”他發現。
“財富多不多,和人品成正比”
1994年,閻焱職業上最重要的一次轉折終于來臨了。他在世界銀行的老板組建了美國國際集團(AIG)亞洲基礎設施基金,力邀閻焱參與。
閻焱加入AIG,擔任該基金北亞和大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成為一名風險投資人。這以后,他一干就是14年,再也沒有改變過。
“每天要看上百封郵件,跑兩到三家不同的公司,同時跟蹤幾十個項目,這樣的工作實在是太過癮了。”
2000年,中海油第一次紐約上市失敗,他們找到閻焱。閻焱與衛留成、傅成玉一見如故,他意識到這是國內最具有國際化水準的團隊。在美國,閻焱找到可以對投資拍板的基辛格,他說:“如果有一家美國石油公司擁有全美國所有的沿海石油開采權,你認為它的發展前景如何?”中海油在中國,就擁有這樣的實力。
基辛格很震動,立即被說服,閻焱在兩個月內就完成了對中海油2億美元的投資,此后,李嘉誠跟入。一年后,中海油在紐約成功上市,AIG的投資獲得了一倍多的收益。
2004年,閻焱加入到軟銀亞洲后,投資盛大網絡幾乎成為中國投資行業最經典的教科書。當時的盛大,由于投資者撤資風波、與韓國Actoz公司的私服糾紛,正在風雨飄搖之中。當閻焱決定投資盛大時,外界都驚呼看不懂。
“其實很簡單,我看好他們的商業模式和干勁。有一次我和天橋在辦公室見面,他隨手打開自己的電腦,那個管理流程做得真叫漂亮,只要一看屏幕,就知道全國有多少玩家在線。而且面對諸多危機,天橋很鎮定從容。”
“這樣的團隊,你不投他們投誰?”閻焱向董事會表示,他甚至愿意用自己的錢一起投資,以證明巨大的投資價值。“當時的盛大,其實并不缺錢,天橋手上就有2億元的現金,他的宏圖大略是想在美國上市。”閻焱說。
閻焱大手筆地為盛大投入了4000萬美元。2004年5月,盛大在美國上市,股票由上市時每股11美元高漲至每股40美元,市值達30多億美元。
兩年后,軟銀亞洲退出時,從盛大身上狂賺了5.5億美元,得到了15倍的回報。
在商海沉浮,閻焱目光如炬:“在風險投資的考察中,除了合理的商業模式,我們大部分時間,是花在對人的考察上。”
“風險投資基金為什么這么神秘?因為,有很多事情必須關起門來。”弘毅投資總裁趙令歡說,“有一次,我投資的公司50多個合伙人就打起來,那真是不堪。”
在看似花樣百出、需講究機巧狡邪的市場上,閻焱卻堅持認為,心胸、氣度還有敦厚的人品,才是成功的要訣。
曾經的中國首富陳天橋、日本首富孫正義還有亞洲首富李嘉誠,都是閻焱的朋友兼商業上的伙伴。
“李嘉誠的胸襟就不用說了,孫正義是亞洲最能冒險最有沖勁的商人,他的膽量比李嘉誠還要大。”而陳天橋極端認真,“盛大公司上下交接班,十分規范,簡直是半軍事化。”
閻焱投資的橡果國際,也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當年和他一起考察的周志雄就說:“橡果國際的那幫人,人品好到無法想象,有一個合伙人,常年不在國內,他們其他幾個廣東合伙人沒得說,就直接把贏利打到他賬上,每一次都一分不少。”
“財富多不多,和人品成正比。”閻焱一直這么認為。
風投是貪婪的惡棍?
不過,風投那只翻云覆水的資本之手,不僅招來艷羨,引來的質疑也正是道德上的。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張春指出:“在很多人眼里,PE或者VC都是“野蠻人”,是金融怪獸,有人覺得它們就是最原始貪婪的資本主義形式,把公司的利益從其他的相關者那里轉移給股東了。”
張春還舉了例子:“最近幾年因為PE進行了很多杠桿收購,在社會上有非常大的負面反映。創造垃圾債的人被美國當局判刑,很多人認為就是因為PE惹的禍。”
PE給這個社會究竟有沒有創造出價值?
張春表示:在國際社會上,通常的情形是,PE以強大的融資能力在短時間內向目標公司發起攻擊,讓被收購的公司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跟隨而來的就是大規模裁員、出售公司資產,大批的工人會因此失業。
而這些金融冷血動物們卻從來不管這些,只關心自己在這樣的交易中獲得多少傭金。所以在很多人眼里,他們是貪婪的惡棍。
對此,閻焱說:“其實投資一個企業需要百倍艱辛的勞動。可能別人覺得PE投資了一個企業,十個月以后一上市拿了錢就沒事啦,實際并非如此。”“在中國做企業,首先要改組。一個企業在發展階段,它是不是完稅可能并不重要,一個企業在生存中的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不一樣。因為各種原因,它只能在不能完稅的情況下發展起來,但是達到一定規模后,它想上市,希望在資本市場上賺更多的錢,就必須把企業正規化。”
他回憶說:“比如說當年的陳天橋,他不需要錢,但他非常需要別人的幫助。我們通常做一個企業時,最主要的是幫他雇CFO,因為企業賬戶的規范,人士的規范,需要大量的工作。”
“另外上市的過程非常漫長,需要幫助企業尋找律師、投資銀行等等。”大量繁復的工作,使得當年和閻焱一起投資盛大的周志雄,“干脆就在盛大擁有了一張辦公桌和通行證,一年多吃住全在那里。”
閻焱認為,PE是有創造性的。“就是把一張餅做大,然后一起享受收益。”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也認同這樣的觀點,他說:“我們讀大學的時候都說科技救國,后來我們發現還需要一個有效的機制,發展一個強大的資本市場。撒切爾夫人人總結說,為什么歐洲在高新技術方面落后于美國?并非由于歐洲技術水平低下,而是由于歐洲在風險投資上落后于美國。”
陸豪是軟銀賽富的合伙投資人:“我們從來不覺得風險投資是血淋淋的,我是學導演出身的。閻焱和我感覺都一樣,投資一個好的項目,無非類似做一個導演,把各種元素組合起來就是啦。”
“做地產、蓋房子就是種白菜,產投、風投養企業就像養豬。”金巖石替他們比喻道。
閻焱和金巖石是20多年的老友,同時閻也是金的高爾夫球教練。在日常生活中,閻焱并非一個乏味的工作狂,周末的時候,他會一個人擺脫凡塵俗世,去和一幫不認識的人爬山、滑雪、游泳,尋找“有趣”的感覺。“閻焱在風險投資上從來沒有輸過一招,唯一的一次是他個人和我一起投資,賠啦。”金哈哈大笑。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