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國際商業問卷調查報告:中國大陸樂觀指數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鉅亨網新聞中心


IBR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企業對2010年“樂觀/悲觀相差指數”為+6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Grant Thornton京都天華2月8日消息,Grant Thornton京都天華《國際商業問卷調查報告(IBR)2010》調查了全球36個經濟體的超過7400家私人企業。本報告關注中國內地私人企業對全球經濟危機的經歷和態度,以及全球經濟危機對其造成的影響。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企業對2010年“樂觀/悲觀相差指數”為+60%,較2009年的+30%上升了30個百分點。這一樂觀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39%),也大大高于其它經濟大國數據,包括美國(+20%)、英國(+16%)等。

該樂觀度恰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中國2010年GDP增長的預測相符,中國為9%,增幅全球最高,美國為1.5%,英國為0.9%,而經濟同樣快速增長的印度為6.4%。

中國內地企業研發樂觀度占全球首位,投入研發“樂觀/悲觀相差指數”為+52%,期望研發活動在2010年繼續增加。對研發投入如此高的期望度表示,約來越多的中國內地企業已意識到研發創新已經成為企業未來成功持續發展的關鍵。

中國大陸收入前景樂觀指數雖然尚未回到2008年高峰(為88%),但從2009年的26%到2010年的56%,增長了30%。中國大陸樂觀指數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以及其他經濟大國的水平,但仍低于樂觀指數特別高的印度(為74%)。

全球平均增長稍低,為29%,從11%增長到2010年的40%。

2010年中國內地企業盈利能力預期上升了35個百分點,從2009年的-6%增長到29%。這與全球水平持平。印度,英國和美國企業對盈利能力都持更加樂觀的態度(分別是65%,38%和36%)。

融資成本2010年被中國大陸企業視為限制企業擴張的主要因素,其百分數為42%,要大大高于進行比較的其他國家和21%的全球平均水平。中國大陸企業擔心的第二大限制因素為訂單減少和需求量降低,其百分數為37%,高于28%的全球平均水平,但要明顯低于日本(79%)和俄羅斯(51%)。

中國大陸有五分之二的企業認為貸款人對其支持或非常支持(占40%);三分之一(23%)企業預期可以更加容易或者非常容易取得融資。進行比較的其他所有國家都把貸款人支持度評價得更高(評價貸款人為對其支持或非常支持的企業的百分比更高),全球平均水平也高于中國,為69%。

日本(4%)和德國(8%)為僅有的兩個認為融資將更難獲取的國家;全球平均水平相對較高,為36%。

(錢丹萍 實習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