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調控”后廣州樓市迅速降溫
鉅亨網新聞中心
廣州10月15日頒布“限購令”后樓市成交迅速降溫,調控效果初顯。但專家認為增加樓市供給的措施不夠,最后可能遭遇報復性反彈。
據新華社11月6日報道,廣州10月15日頒布“限購令”,目前樓市成交迅速降溫,調控效果初顯。專家認為,這主要因為遏制了不合理需求,新政抑制需求的“減法”效應顯現,但目前增加供給的“加法”卻做得不夠,尤其是保障性住房的建設進展較慢。如果只“減”不“加”雖短期可以供求平衡調控房價,但最后或將遭遇報復性反彈。
調控效應累積樓市成交量松動
10月15日,廣州版新政出爐,明確規定廣州戶籍家庭和常住非戶籍家庭只能新購一套商品房,不能提供一年納稅和社保證明的外地家庭不能在廣州購買商品房,未滿18歲的人士不能單獨購買商品住房以及暫停第三套房公積金貸款等措施。
隨后,央行加息、公積金貸款也做出相應調整,加大炒房客的壓力。在這些調控政策的累積效應下,近段時間來,廣州樓市運行已出現了積極的變化,市場觀望心態漸顯,部分投資客開始退場,市場成交量出現較大幅度萎縮,一些開發商也加速打折促銷,新政“抑投機、遏房價”的成效初顯。
據廣州房管局網站陽光家緣統計顯示,廣州新政細則出臺首日10月16日樓盤網簽688套、10月17日樓盤網簽307套;而此前一周(10月9日至10月15日)網簽日均突破1,000套。特別是10月15日樓盤網簽1,973套,相比之下,新政首日下跌65%。
而根據房地產機構對陽光家緣統計顯示,在“限購令”發出后10天(10月16日-25日),屬于限購范圍的廣州十區簽約量明顯下降,10天簽約僅2611套,均價11,417元/平方米。而在10月頭十天(10月1-10日),廣州十區簽約量尚有4668套,均價高達13476元/平方米。前后對比可見,限購令影響力顯現,造成廣州樓市成交明顯縮水。
與此同時,近期廣州樓市的打折浪潮又開始風行,樓市促銷短信不停的發送至市民手機上。然而開發商的促銷并沒有吸引市民迅速入市,反而觀望氣氛漸濃。記者近期連續數日在廣州看樓巴聚集的宏發廣場看到,前來看樓的人稀稀落落,一臺可容三十人的樓巴也只有五六個看樓客人。而一些樓盤的銷售中心也是空空蕩蕩,鮮有業主前來咨詢參觀樣板房。
在遏制投資投機客的同時,一些正常的剛性需求也因為“限購以及提高首付”也開始觀望。在廣州奮斗八年仍未買房的金融從業人員李偉認為,買房是遲早的,但是什么時候出手,還得看看國家后續政策再說。畢竟廣州的房價漲得太快、太高了,還是希望能夠降下來。目前,廣州房價已經連續10個月穩定在每平方米萬元以上,刷新了此項紀錄。
(毛崇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