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歐洲和中國旅游合作:引爆歐中旅游大市場

鉅亨網新聞中心


700多年前,馬可波羅用一本《馬可波羅游記》顛覆了當時西方人頭腦里的中國,打開了神秘的東方之門。而700多年后,隨著經濟全球化以及旅游文化交流的深入,中西方之間早已有了更深入的合作與了解。除了國與國之間的外交互動,民間的往來也日益密切。其間,旅游業的發展使得這種交流更加生動形象。

旅游業不僅具有在世界經濟、社會、文化交流中的建設性作用,而且具備強有力的經濟帶動力。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旅游經濟增長速度超過了世界經濟的平均增長速度,也超過了增長勢頭最好的工業平均增長率,成為當仁不讓的世界第一大產業。

據世界旅游協會預測,從2010年到2020年,全球旅游經濟預期年增長率可達到4.4%,國際旅游業人數和國際旅游收入將分別以年均4.3%、6.7%的速度增長,遠高于同期世界財富年均3%的增長率;到2020年,旅游產業收入將增至16萬億美元,相當于全球GDP的10%。其間,中國將成為世界旅游業復蘇、創新、發展和變革中的重要力量和全球旅游產業復蘇的新引擎。

對于中國旅游業的發展潛力,歐洲的感觸應該最為直觀。2004年9月,除英國以外的24個歐盟國家以及挪威、冰島、瑞士、列支敦士登和羅馬尼亞共29個國家正式向中國游客開放。同年,中國賦予歐盟12國“旅游目的地國”地位,為旅游團赴歐旅游打開了方便之門。令人始料不及的是,歐中旅游合作自2004年興起,此后中歐旅游進入了“華彩樂段”。


近年來,中國最具潛力的長線出境旅游目的地中,歐洲占據著主導地位。即便是金融危機肆虐的近幾年,中國赴歐洲旅游人數仍呈井噴之勢。以德國為例,2010年前6個月,中國赴德國游客與去年6月份相比增長幅度達到驚人的61.9%,整個上半年平均漲幅也達到了20.7%,潛力巨大的中國超越日本(上半年增長9.2%)躋身德國旅游業最大的客源市場行列。中國從而也緊隨美國成為目前德國入境旅游最重要的海外客源市場之一。

法國經濟部公布的最新數字顯示,相比去年而言,中國游客數量增長48.2%,且保持了很強的消費能力。另據全球退稅集團的一份報告稱,在今年的前7個月中,從英國倫敦市中心著名的購物街“邦街”的銷售情況看,中國游客的消費額比去年增長164%。

就在中國出境游客數量日益增大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家都把中國宣布為他們的旅游目的地。2009年,中國上升為第四大國際旅游消費國,成為亞太地區旅游業的重要支柱。國際旅游聯合會主席杜呂克表示,他非常看好中國旅游市場未來的發展前景,2020年中國將超過法國成為國際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國。

數據顯示,從1998年起中國已經成為位居世界第七、目前亞洲第一的旅游大國,跨入世界旅游十大強國之列。2009年,入境中國旅游的外國游客共計 2193.75 萬人,而中國公民出境旅游達4765萬人次,預計今年出境旅游人數將有望達到5300萬。

國際金融服務集團(UFS)董事局主席何世紅稱,在全球經濟局勢異常艱難的2009年,中國出境游客的持續增長,為目的地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復蘇發揮了積極作用。特別是對于旅游業已經成為第三大經濟部門的歐盟地區,作出了實質性的貢獻。

正因為如此,歐洲各國對中國游客表現出了極大的善意。路透社消息稱,歐盟日前公布了旨在吸引中國和俄羅斯等國游客的計劃,寄望旅游業幫助歐洲經濟復蘇。而日前訪華的西班牙首相薩帕特羅更是毫不隱晦地把目光投向了數量龐大的中國游客。在短短一天的北京行程中,甚至專門與中國10多家主要旅行社負責人餐敘。

據世界旅游組織的統計,當前的經濟衰退已使國際旅游業市場整體下滑,從2007年的5.7%下滑至預測中2009年的2%-3%。然而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明顯擁有巨大的旅游業潛力,金融危機期間興起的國內游熱潮使得中國旅游業為拉動國際旅游業復蘇作出了貢獻。有預測說,到2020年,中國旅游業總收入將超過3.3萬億元,占全國GDP的8%,實現由旅游大國到旅游強國的歷史性跨越。

10月30-31日,“歐洲和中國戰略合作與發展論壇”將在北京舉行,其中歐中旅游合作問題是該論壇的重要議題之一。何世紅表示,中國與歐洲擁有同樣豐富的旅游資源,在旅游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和困難,鞏固旅游業繁榮和提振經濟復蘇任重而道遠。在此前提下,中國與歐洲旅游合作前景十分看好。

中國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表示,中國旅游業正在進入國家戰略體系,并將迎來一個黃金發展期。雖然中國旅游面臨著60億元的逆差壓力,但是中國將繼續推動世界旅游產業的發展。他同時表示,中國將鼓勵國際資本進入中國旅游市場,同時也將鼓勵中國旅游企業走出去,參與世界旅游市場的合作與競爭。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歐中旅游合作的進一步深入,必將引爆新一輪旅游產業的大發展。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