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產能限兩月內關閉?抑制新產能亦不能忽視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8日公布將淘汰18個行業的落后產能。但業內人士表示,在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如何抑制更多新增產能的產生,也是當務之急。
綜合媒體8月9日報道,當各界還在猜測中國的宏觀調控將如何在保增長、調結構、抑通脹之間尋找平衡之際,政策天平再向調結構傾斜。
8月8日,中國政府公布上半年單位能耗上升0.09%之后的第四天,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稱“工信部”)便拿出了18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名單,全國超過2,000家企業面臨淘汰落后產能壓力,而且執行時間只給不到兩個月。
這不過是中國政府最近一系列調結構政策的延續。在此之前兩天,國家發改委剛剛在其官方網站上披露,全國對高耗能企業實行優惠電價的22個省區市已全部取消了地方實施的優惠電價措施。
8月5日,工信部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下達了2010年18個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目標任務。具體淘汰涉及的企業名單則在8日公布。
這18個工業行業2010年淘汰落后產能共涉及企業2,087家。其中涉及企業數較多的行業有水泥、造紙、印染、焦炭、煉鐵等。從各省分解落實情況看,淘汰任務較重、涉及企業數量較多的省份有:河南230家,山西226家,浙江180家,河北165家,云南165家,貴州128家。
不過“上榜”的企業以民營中小企業為主,零星也見到一些國有大型企業的項目。而從產能規模看,煉鐵、煉鋼、水泥、玻璃、焦炭和造紙是此次淘汰落后產能的主力。按照規定,“上榜”2,087家企業的落后產能必須在2010年三季度前關閉,距離公告發布僅余不足兩個月。
事實上,此次分攤到企業的18個行業的總淘汰指標已經超越“十一五”的各項相關淘汰產能指標,但此前工信部部長李毅中表示,中國淘汰落后產能不能滿足于幾年前制定的“十一五”目標,因為即便順利完成“十一五”目標,中國仍存在大批落后產能亟待淘汰。李毅中表示,按照國務院相關文件的要求,對未按規定限期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吊銷排污許可證,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投資管理部門不予審批和核準新的投資項目,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不予批準新增用地,相關管理部門不予辦理生產許可,已頒發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的要依法撤回。
但有業內人士表示,鋼鐵產能愈減愈多。在此次公布的淘汰落后煉鋼能力和煉鐵能力的具體企業和設備名單中,大部分是民營鋼鐵企業,只有少部分國有鋼鐵企業和上市公司,比如河北鋼鐵集團旗下的邯鄲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25噸轉爐和宣化鋼鐵公司的300立方米高爐,廣東省韶關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的兩座15噸轉爐等。綜合看所要淘汰的落后設備,基本是按照此前國家提高后的鋼鐵落后產能淘汰標準,即400立方米以下的高爐和30噸以下的轉爐或電爐。
據不完全統計,如果按照工信部此次的要求,到下月底之前,要有超過800萬噸的煉鋼產能和超過3,600萬噸的煉鐵產能遭淘汰。而在2009年,根據工信部公布的統計數據,中國淘汰的落后煉鋼、煉鐵產能分別達到1,691萬噸和2,113萬噸。
然而,在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目前國內的鋼產量依然有增無減,投資也不降反升。李毅中在最近舉行的全國鋼鐵工業座談會上就指出,2010年以來鋼鐵產能釋放過快。6月份以來雖然日均單產有所下降,但預計全年鋼產量會在2009年創紀錄的5.68億噸基礎上又增加10%左右,達6.2億至6.3億噸,再創歷史新高。
對此,一位國有鋼鐵企業的高層表示,在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如何抑制更多新增產能的產生,也是當務之急。完全按照籠統的標準來規定淘汰落后產能的標準,而對新建產能又無法完全控制,反而造成了越淘汰,產能越大。
此次公布的需要淘汰的落后電解鋁產能共約37萬噸,涉及企業大部分是民營鋁廠,也包括中鋁旗下的河南省分公司和連城分公司的小電解槽。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鋁部副主任郎大展表示,2009年就有30多萬噸的電解鋁落后產能被淘汰,但按照國家規定的2011年底前淘汰100千安及以下電解鋁小預焙槽的標準,仍有140多萬噸的電解鋁產能需要淘汰。
(劉洋?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