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四川明前茶漲價 需求與氣候是主因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四川明前茶價格上漲,一級單芽扁型綠茶已賣到每公斤720-760元,二級在240-280元間。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需求與氣候是決定茶葉價格最直接的原因。

中新社援引四川日報3月23日的報道稱,“明前茶760元1公斤?”3月17日,記者致電雅安市名山縣一茶葉加工廠負責人楊文學,準備買幾斤明前茶。按照往年行情,每公斤散裝明前茶一般在280到360元之間。不料楊文學說,目前,一級單芽扁型綠茶已賣到每公斤720-760元,二級在240-280元間。而去年,一級每公斤180-220元,二級150元左右。

記者分別采訪峨眉山、馬邊、名山等多個地區的生產企業,發現這種情況非常普遍,除兩家知名品牌茶葉生產企業價格漲幅在30元左右外,其他近10家主要生產散裝高檔綠茶的企業,生產的單芽扁型綠茶價格都比去年增長了一倍。

鮮葉價格飛漲


茶葉價格緣何飛漲?記者對其整個生產環節進行了調查。

首先是鮮葉,這是決定茶葉價格最直接的原因。“現在只有單芽,每公斤102-112元。”名山縣萬古鄉茶葉生產基地的彭波告訴記者,他們是楊文學加工廠主要鮮葉的生產基地。今年明前茶的采摘從2月25日前后啟動,一開市每公斤就達到100元,3月12日鮮葉價格上漲到每公斤112元,目前穩定在106元左右。去年,同類鮮葉每公斤收購價在60元左右,兩者相比,增長近一倍。

和萬古鄉一樣,別的縣情況與名山縣基本一樣。馬邊縣一家茶葉生產企業因稱生產的是有機茶,鮮葉收購價更高,達到每公斤120元。

市場需求量增大

鮮葉為什么漲?原因是什么?“氣候干旱,產量下降厲害。”彭波認為,目前鮮葉價格飛漲的根本原因是產量下降,供應不足。在他的印象中,當地從去年10月開始,就只下過兩場毛毛雨,相對往年,降水量非常小,加之霜凍厲害,產量明顯減少。去年,彭波請了200個工人采400畝茶園,每天能采單芽400多公斤,今年,只有200多公斤,幾乎下降5成。

這個情況在各地大同小異。因為去冬以來,我省盆周地區,尤其是川南一帶持續干旱,降水稀少,導致了今春茶葉生產量整體下降。“這只是原因之一。”楊文學告訴記者,近年來,四川茶葉品質在全國認知度提高,加之省內大型茶葉加工企業不斷增加,市場需求也隨之增加。

價漲量跌收入不漲

茶葉價格飛漲,采茶工是否受益?

來自重慶的夏才芬是彭波茶園的一名采茶女工,幾年前就開始在這里采茶,她告訴記者,自己掙的錢并沒有增長,去年每公斤單芽10元,今年一天也只能掙六七十元。

在記者調查的幾位采茶工中,只有名山縣雙河鄉的一位采茶工告訴記者,他的勞務費每公斤增長了2元,一天也就多掙10元,意義不大。

說起為什么不給采茶工漲工資,彭波也有道理:“價漲量跌,自己的收入沒增加。”

(李云靜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