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中國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宜早不宜遲

鉅亨網新聞中心


分析文章稱,中國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是有足夠條件的,宜早不宜遲,因此,必須圍繞“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擬定時刻表,真正利民的“國民收入倍增事實”才會如期而至。

據燕趙晚報6月4日報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所長、中國勞動學會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蘇海南表示,日本當年做了“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效果不錯。中國現在基本具備這樣的條件,所以應該酌情考慮或者采取類似的做法。

“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是媒體關注熱點,也是一年一度全國兩會上頻繁提到的事物。上世紀60年代之前,日本正處于“投資引起投資”的高潮期,隨后經濟出現嚴重二重結構問題:表現為城鄉二重結構和大小企業之間差距巨大。在此背景下,內閣于1960年制訂了“國民收入倍增計劃”,計劃在1961到1970年這10年之間,將國民收入提高兩倍。問題在于,中國有13億人口,日本大約為1.28億,而中國的人均GDP大約只是日本的1/10。這些不容忽視的不利客觀因素,對能否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劃”起著決定性作用。那么,中國能實施這個計劃嗎?

分析人士以為是完全可以的。日本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主要有三方面表現:一是提高農民收入,推進城市化;二是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引進,提高國民的教育水平;三是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提高工人工資。單從日本倍增計劃的主要要點來看,比較貼近中國當前的實際情況。更重要的是,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不是國家一味掏錢,而是制訂一些措施,采取一些政策包括優惠政策,并輔之以財政手段,為廣大國民帶來實惠。


像“提高農民收入,推進城市化”,這不是不可能的。目前,成都已施行多年“城鄉一體化”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為中國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和“三農”問題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和啟示。而“重視科學技術發展與引進,提高國民教育水平”,這本身就納入了政府工作計劃,是必須做到的事。至于“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提高工人工資”這方面,前半句施行得不錯,后半句卻不盡如人意。當下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高城鎮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標準,并出臺輔助措施跟進。

中國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是有足夠條件的,宜早不宜遲。問題關鍵在于有沒有這個決心去做,敢不敢做。一項好的計劃,如果不能進入政府工作計劃或拿到更高的戰略層面來重視,就沒法付諸實踐。因此,必須圍繞“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擬定一個時刻表,何時出臺計劃框架,什么時候開始試行,何時全面實施。唯其如此,一個真正利民的“國民收入倍增事實”才會如期而至。

(程曦?編輯)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