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過去6年給農民各類補貼近5億元
鉅亨網新聞中心
過去6年來,海南各級政府給予農民間接或直接補貼近5億元,政府出資幫農民增收,政府直接給農民補貼,政府補貼加快農業現代化,農民獲得了收益。
據海南日報2月26日報道,據統計,過去6年來,海南農民種地,各級政府給予的間接或直接補貼近5億元。
測土配方施肥是國家一項惠農政策。2005年以來,各級政府投入資金3620萬元,在全省18個市縣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5年來,全省共采集土樣4萬多個,農戶施肥調查近4萬戶,累計推廣測土配方施肥590萬畝,為農民畝均節本增效4億多元。
省農業廳農經處處長吳岳海說,政府出錢幫農民增收的惠農政策,測土配方施肥只是其中一項,實際上有很多。比如2008年至2009年,各級政府補貼3800萬元,引導企業與農民建設冷庫,幫助農民更好更快地把瓜菜運銷到島外;又比如,2008年至2009年,各級政府投入1200多萬元,推廣秸稈還田技術,減少農民化肥投入,提高土壤有機質,保證農產品質量。
除出錢幫農民改善生產條件外,惠農政策更多體現在直接拿錢補貼農民:推廣良種,購買農機,發展沼氣。
購買一臺農機,政府給予約30%的價格補貼。2004年以來,各級政府安排海南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3億元,全省共有5萬多個農民通過政府補貼購買6萬多臺農機。
政府直接補貼農民,金額最大的要數沼氣池建設的補貼。據統計,過去6年,各級政府共投入資金2.4億多元直接補貼農民,推廣沼氣池22萬戶,建設大中型沼氣工程655處,建設省、市縣、鄉鎮、村四級農村沼氣服務站點1199個。海南沼氣覆蓋率、使用率等主要指標位居全國第一位。沼氣產業發展,通過提供優質有機肥、減少能源支出、提升農產品質量等途徑,每年直接和間接為農民增收節支6億多元。
吳岳海說,政府直接給農民的各種補貼中,良種補貼最為廣泛,惠及全島所有農民。天然橡膠良種補貼從2006年開始,涉及島內17個市縣,金額達到2200多萬元,近幾年來凡是種橡膠的農戶都享受到這一政策的好處。水稻良種與玉米良種補貼,雖然開始比較晚,分別始于2008年、2009年,補貼金額也比較少,每畝只有10元至15元,但獲益的范圍最為廣泛,惠及近100萬農戶。
政府給予種植業的各項惠農政策,對農民增收起到直接促進作用,對農業現代化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橡膠,海南雖然種植幾十年,但品種老化嚴重,特別是地方民營橡膠產量不高。從2006年開始,國家開始實施橡膠良種補貼,對農民種植良種的每株補貼3元,使橡膠良種在海南迅速推廣。
實施橡膠良種補貼,使海南省地方民營橡膠良種覆蓋率達100%,成活率超過95%。同時,減輕農民的負擔,使農民得到實惠。據統計,4個月來,全省共有12400多戶農民直接享受了補貼政策,共減少開支2299萬元。更為重要的是,補貼調動了農民種植橡膠的積極性。過去4年,全省地方民營橡膠新增種植面積近100萬畝。
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現代化。國家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大幅提升海南農業機械化水平。
肩挑手提,牛耕人犁,在海南農村曾經比較普遍,但現在越來越少見。變化的背后是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激發農民購買農機的積極性。截至2009年底,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400萬千瓦,種莊稼,農民越來越多地用各種機械替代體力勞動。
目前,全省擁有各類農機作業服務組織140個,農機戶20萬個,農機專業合作社60家,農機社會化服務效益顯著,全省農機化經營收入達18億元,農機從業人員人均農機經營收入達9000元。
吳岳海說,政府種植業補貼不同于其他惠農政策,不是一次性給農民多少錢,而是通過國家直接或間接的補貼,改善農業生產環境,提升農業生產力,引導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從而為農民長遠增長打下堅實基礎。
(徐艷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