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派壹號”——中國應對“特供”說不
鉅亨網新聞中心
“紅派壹號”上榜百度新聞熱詞,初聞之余,我以為國家又出臺了“惠國利民”的紅頭文件,一般情況,只有類似“中央一號文件”這樣的詞,才會有如此色彩鮮明的定語,以至于我興沖沖地點開之后,失望之極,原來所謂“紅派壹號”不過是臺售價9,999元的平板電腦,只是目標鎖定“領導干部”,專職服務網絡問政、移動辦公,因此它搶占“一號”,堅守“紅色”。
我無意關注這臺電腦的配置、性能、外觀甚至價格,我只關注,這個“紅派壹號”的稱號是紅派科技用來吸引眼球、嘩眾取寵的噱頭,還是這臺電腦未來將真的“供職”于政府,用來“凸顯”官員的“恤民愛民”之心。如果是個噱頭,那我只當是個花邊新聞,在市場營銷走向品牌概念故事化的今天,除了睥睨下紅派營銷策略的粗糙,只剩下“憐憫”。如果涉及“領導問政”,那我覺得有必要來個全民大討論,究竟這樣的特供“一號”要不要?或者說,有沒有必要“要”?
因為肩負“網絡問政”的重任,這臺筆記本的售價高達“9,999元”,如果中國2,000多萬的官員人均配備一臺“紅派壹號”,那么,這個價格總數大概是多少?感興趣的可以自己算算。而我想說得是,一份貧困地區的中學生“免費午餐”的最高標準是每人每天3元錢,哪這一個“9,999元”就可以提供3,333份“免費午餐”,如果再乘以兩千多萬,又將給多少貧困孩子帶來一頓“有維C有蛋白”的午餐?又能在貧困地區修建多少所希望小學?
如果,一臺名叫“紅派壹號”的電腦非要“神話”成網絡問政的“利器”,成為“特需人群”身份標簽的“特供”,那我只能說,這樣的“特供”——中國決不需要!這樣的“特需”——中國正在摒棄!因為,我們不需要剔除“民生民益”的“紅利”,不需要“揮霍”主義的“專供特需”,不需要每年八九千億的“三公”消費,不需要裝腔作勢、流于形式的“移動問政”!
如果,“特供”代表著高利潤、高價格、高成本、高消費,而不是高收入、高待遇、高福利甚至是高教育,那么,今天的中國人就應該勇敢地對“特供”說“不”!我們從“民主、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而來,歷經艱難險阻、悲歡歲月,卻“生產”出了與民相悖的“特需特供”,難道,這一路行來的“結果”不值得今天的執政者自省與反思?
今天的中國,已經走到了革新與調整的關鍵時點。我們一路奮發、疾步快走,贏得了盛譽、贏得了掌聲、贏得了世界的認同與肯定,更贏得了外族的尊重。可是,我們卻輸在了“特權和特需”滋生的“特供”之上,這個“特”字遍及生活,充填空氣,把政府和民眾割裂的越來越寬,越來越遠。
(程曦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