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能源去核化加劇競爭優勢下滑 日圓貶值或致債務危機
鉅亨網新聞中心
約占日本電力供應30%的核電站或將于今年5月全部停止。核電退出而化石能源消耗的增長,特別是在國際原油持續上漲的形勢下,日本的能源成本將出現持續上升,可能推動制造業競爭優勢減弱甚至喪失,如果形成持續狀態,日本爆發債務危機的可能性將大幅上升。
26日凌晨,東京電力公司的柏崎刈羽核電站6號機組停止發電,進入定期檢查階段。至此,日本54個核電機組中,只剩北海道電力的泊核電站3號機組還在運行,而該機組也將于今年5月迎來定期檢查。在重新開啟核電站沒有眉目的情況下,如何保障電力供應,成為日本面對的重大挑戰。
根據日本《電力事業法》等法規,核電站機組每隔13、18或24個月須進行一次定期安全檢查。從過去情況看,每次檢查約耗時3-6個月。東日本大地震引發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后,日本政府把耐性檢查作為核電站重啟的必須條件之一。據統計,目前各電力公司已就16座核電機組提交了耐性檢查評估報告,其中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和原子能安全委員會認定為合格的只有關西電力的大飯核電站3號和4號機組。因擔心核電站安全性,核電站所在地居民反核電情緒高漲。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在東京電力公司提交的柏崎刈羽核電站1號和7號機組的評估報告中發現驚人的239處錯誤,更增加了他們的不信任感。沒有當地居民的理解,即使日本政府認定各電力公司提交的評估報告合格,核電站重啟仍將困難重重。
在核電站相繼停運,重啟又沒有頭緒的情況下,各電力公司只好靠火力發電彌補電力空缺。東日本大地震后,隨著運轉率的提高,火力發電站至少已出現4次故障,如何維持電力的穩定供應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此外,因需大量進口石油、天然氣等燃料,各電力公司燃料費猛漲,出現火力發電越多,虧損越大的尷尬局面。據東京電力公司估算,其2012年燃料費將增加約3兆日元。福島核事故處理和賠償問題已使其負債累累,如無政府資金注入或銀行的追加融資,東京電力公司很可能破產。為彌補損失,東京電力公司已宣布從今年4月起把簽約大客戶電價提高17%,并計劃于今年7月將家庭用電價提高10%。
核電站停運對日本經濟影響重大。2011年,因用于火力發電的液化天然氣、原油等進口猛增,日本首次出現1.6兆日元(約合1333億元人民幣)的貿易赤字。中東局勢的緊張,也給燃料的穩定進口蒙上了陰影。日本經濟界普遍認為,電價上漲將加重企業負擔,使原本就不太景氣的眾多企業通過裁員等方式降低成本,并加速企業遷往海外趨勢,加劇日本經濟的空洞化。
值得關注的是,地震海嘯徹底改變了日本的能源結構,核電退出而化石能源消耗的增長,特別是在國際原油持續上漲的形勢下,日本的能源成本將出現持續上升,可能推動制造業競爭優勢減弱甚至喪失,導致日本產業結構將進一步空洞化。
這樣一來,日本貿易赤字很有可能形成長期化趨勢,乃至從貿易赤字演變成經常項目赤字。如果形成持續狀態,日本爆發債務危機的可能性將大幅上升。
日本經濟中最大的隱患在于過高的主權債務,其債務余額已經達到GDP的200%,是發到國家中最高的,人口老齡化還在加重財政赤字的惡化。長期以來,出口成為日本經濟的主要支柱,持續的順差為日圓提供支撐的同時,也吸引大量資金進入日本國債市場,令日本能夠維持極低的發債成本。
如果出口產業崩塌,日圓大幅貶值的話,日本很可能面臨大量資本外逃。其后果可能是,雖然迎來日本久違的通脹,但債務危機同時迸發將帶來巨大經濟災難。
(清語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