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熱錢通道,外匯局嚴控個人分拆結售匯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上海證券報)
從本月開始,以分拆等方式規避個人結匯和購匯年度總額管理的做法有望得到遏制。記者24日從權威渠道獲悉,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下發通知,要求各地進一步完善個人結售匯管理,重點遏制個人以分拆等方式規避限額監管,同時規範個人手持外幣現鈔結匯行為。
外匯局此前發佈的規定明確提出,對個人結匯和境內個人購匯實行年度總額管理,年度總額分別為5萬美元。但在後來的實際操作中,通過分拆等方式規避個人結匯和境內個人購匯年度總額管理的行為並不鮮見。
據銀行人士介紹,個人分拆結售匯行為通常具有多種特徵,包括境外同一個人或機構同日、隔日或連續多日將外匯匯給境內5個以上不同個人,收款人分別結匯;5個以上不同個人同日、隔日或連續多日分別結匯後,將人民幣資金存入或匯入同一個人或機構的人民幣賬戶等等。
儘管實際操作中銀行也知道部分資金是在通過分拆逃避監管要求,但由於同業業務競爭激烈,也往往對此採取視而不見的態度。
據透露,對於個人分拆結售匯特徵明顯、銀行能夠確認為分拆結售匯行為的,外匯局此次明確要求銀行不予辦理。個人結售匯行為符合上述特徵之一,但銀行無法直接確認為分拆結售匯行為的,經常項目項下銀行應按照經常項目外匯收支真實性審核原則,要求個人提交有交易額的相關證明材料後辦理;個人無法提供的,銀行應不予辦理。
建設銀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認為,自2005年以來,個人通過僑匯名義結匯流入國內的資金不斷增多,現在已經高達每年數百億,這已經成為「熱錢」進入國內的一個重要渠道,因此外匯局的上述舉措很可能就是為了堵住這方面熱錢流入的漏洞。
事實上,對於部分熱錢通過僑匯方式流入的情況監管部門早已有所關注。根據記者從地方瞭解到的消息,在外匯局此次發佈通知之前,包括福建、廣東等主要僑匯收入地區都已經對個人結售匯的違規行為做了提示和要求。
不久前公佈的國際收支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銀行結售匯同比下降,但二季度淨結匯比一季度有所增加。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加強,下半年通過僑匯進入的熱錢可能更多,因此政策方面做好應對十分必要。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