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庫存對銅價影響有限短線銅價跌幅有限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09年9月23日 11:03

最近上期所銅庫存已破10萬噸大關,至10.4萬噸,刷新2004年以來的紀錄,分析師認為,目前國內銅消費仍較大,庫存對銅價影響有限,預計短線銅價跌幅有限。

綜合媒體9月23日報道,國慶長假在即,人們對2008年10月的內外盤商品價格、特別是銅價的暴跌仍記憶猶新,而就在此敏感時期,滬銅的高庫存再次拉響了「維穩」警報。

最新公佈的上期所銅庫存已破10萬噸大關,至10.4萬噸,刷新2004年以來的紀錄,兩個月內幾乎翻了一倍。與此同時,外盤銅庫存也絕地反彈,從7月14日年內最低的25.69萬噸回升到目前的33萬噸以上,且主要增量來自亞洲的倉庫。海通期貨分析師田崗峰表示,銅庫存的加速增長反映了國內補庫和對通脹的預期,2008年10月到2009年3至4月一直是去庫存,之後的庫存變化趨勢逐漸反轉。


兩個月來銅庫存的猛增似乎與銅的進口有關,因國內銅產量方面卻趨於穩定,而進口數字卻繼續同比大幅增加。而國家海關總署公佈的8月精煉銅進口為21.9萬噸,雖然環比較6月高峰有所下降,但同比增加了152.08%;8月廢銅進口為39.2萬噸,銅精礦進口52.9萬噸,同比增加64.65%。

不過,精煉銅下游的需求卻遠遠跟不上市場供應的速度,滬銅庫存的暴增僅僅是冰山一角。田崗峰表示,國內銅的消費大半來自電力行業,但因為早先已經加大投資,所以現在銅的總體消費趨弱,儘管銅產量相對穩定,但之前的進口和囤積過量已經在庫存上表現出來,且不僅是上期所庫存增加,很多保稅區的倉庫都已經滿了。

而在最近召開的2009電線電纜行業大會上,部分現貨企業也反映,銅下游產品利潤微薄,近期消費有所下滑。金瑞期貨的一位分析師表示,滬銅庫存雖然較國內消費總量低很多,但短期內的暴增至少也說明現貨上的壓力,2009年集中囤銅的負面影響已經暴露出來。該分析師表示,滬銅在49,000至50,000元/噸的區間遭遇重壓,每次超過此區間,現貨貼水就十分嚴重,說明下游暫時承受不了高於50,000元/噸的銅價,消費意願已經減弱了。

至於銅價是否會受庫存返升的拖累而出現長假期間外盤暴跌的情況,部分業內人士卻表示不宜過分看空。田崗峰表示,2008年10月的暴跌是商品積累多年的大調整,宏觀因素影響較重,而2009年往往出現外盤跟隨內盤走勢、銅價追隨股市的情況,並沒有銅價大跌的宏觀環境。而按照2008年國內銅消費480萬噸計算,10萬噸交易所銅庫存僅為2008年月均消費的25%,對市場的影響有限。金瑞期貨分析師郭勇表示,即便滬銅庫存翻番,但總量與整體消費比起來相去甚遠,不足以反映市場基本面。

(柏青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