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貨商補庫推動銅價階段回暖
鉅亨網新聞中心
股市的煤飛色舞勁頭昨日在期市上得到了響應。周三,國內有色金屬期貨全線飄紅,滬銅期貨領漲國內期市。
截至昨日收盤,滬銅主力1203合約收報56860元/噸,當日上漲1260元或2.27%,延續了去年12月中旬以來的回升勢頭。持倉量減少5千余手至21.3萬手,資金繼續向遠月換月。
多數業內人士認為,現貨企業逢低補庫、國內年前集中進口,是此輪銅價回暖的主要原因。加之近期國內外政策面存在寬松預期,對銅價形成一定支撐。但考慮到補庫需求接近尾聲,節前銅價在8000美元將面臨較大壓力。
“自去年10月份開始中國銅進口量同比大幅回升,主要是由于國內外價差收窄,套利機會打開,以及國內‘融資銅’需求回暖所帶動。當然,也有部分現貨企業逢低進行了補庫。短期內需求的集中釋放支持了近期銅價的反彈。”富寶資訊分析師張珪稱。
最新海關數據顯示,2011年12月我國未鍛造銅及銅材進口量高達50.89萬噸,創近3年來新高。創紀錄的進口量數據刺激倫銅大漲,周三隔夜外盤銅價飆升213美元。此外,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日前公布的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也為國內補庫提供了證據,去年12月制造業PMI為50.3%,環比上升1.3%。
現貨市場上,上海電解銅昨日報在55650元/噸~55950元/噸,上漲600元/噸,貼水50元/噸~200元/噸。投機商有所活躍,下游多數謹慎,整體成交維穩。
值得注意的是,周期性補庫漸近尾聲,銅價的反彈顯然將面臨考驗。張珪介紹說,目前國內銅終端需求總體并未明顯改善,線纜企業對來年春節訂單預期普遍謹慎。從需求角度分析,節前銅價反彈高度可能有限,更多將以區間震蕩為主。除非存款準備金率再次下調,否則銅價節前很難突破8000美元。
上海中期分析師方俊鋒表示,隔夜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庫存減少1525噸至365375噸,注銷倉單40375噸,占總庫存的11.05%。評級機構對法國評級的確認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市場的擔憂情緒。近幾個交易日國際市場上并沒有太多利空消息,相反美國方面的經濟數據較好,金屬市場的風險偏好升溫,帶動近兩個交易日銅價走勢稍強。但從合約間結構來看,遠期逐漸轉為升水報價,當前的市場結構并不利于銅價大幅走高,建議多單謹慎持有。
光大期貨分析師許勇其也認為銅價近期難逃震蕩格局。他表示,德法發債成本上升,導致歐債問題過早惡化,宏觀因素變得更加不可預測。而銅市場消費下降的預期恐將繼續被空方利用,必然反復震蕩。國內方面,今日將公布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數據,市場也可能對此做出反應。
部分現貨貿易商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由于需求預期的降低,銅價短期內將繼續受制于8000美元阻力。但今年礦山品位都在下降,冶煉成本上升,銅的基本面比其他金屬都要好,仍然長期看漲。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