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航打造空中iPhone 無人機崛起新勢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0-16 08:12
億航無人機。廣州日報記者高鶴濤、駱昌威攝
億航科技辦公室一角。廣州日報記者廖雪明 攝
文/廣州日報記者 李華、實習生蔡敏
無人機正成為人們的新寵,從航拍到求婚,再到消防等等多元化用途的無人機,正悄悄地改變我們的生活。
億航作為廣州本土的無人機公司異軍突起。三名聯合創始人熊逸放、胡華智、楊鎮全是70后、80后。熊逸放,無人機就像一部空中的iPhone,可以安裝很多APP實現不同的功能。他預測,3到5年后,人人擁有一台無人機將成為可能。
“你認為無人機除了航拍,還有哪些其他類型的運用?”億航科技聯合創始人熊逸放發問世界互聯網教父凱文·凱利(簡稱KK)。“在天空會有更多空間給無人機施展,除了航拍,從亞馬遜送包裹,到其他農業電力的無人機應用,甚至是空中交通,在未來都將被無人機影響和改變,創造出人們未來生活的新方式。”KK認為,隨技術的提升,無人機會真正走進大的生活。
KK描繪的無人機未來,也正是億航追求的目標,“讓無人機像iPhone一樣普遍”。億航的無人機告別複雜的遙控器,一部智能手機裝載APP就可以控制。
2005年,億航的聯合創始人熊逸放當時只有16歲,他只身前往新加坡求學。之后,熊逸放負笈美國杜克大學商學院。富有創業基因的硅谷吸引熊逸放天天翹課前去探索,“我認識了很多朋友,第一次見到了我們現在的投資人徐小平。”
深受美國創業文化浸潤的熊逸放對創業有不同的理解:“創業的風險可能大一點,掙錢少一點。但如果你把創業當作職業,那明你已經把握住了一個非常不錯的機會。”
無人機夢想打動徐小平
“在美國和新加坡創業之后,覺得在國外有優勢,但也有很大的劣勢,因為這不是你自己的地方。”心生倦意的熊逸放選擇回國。
他遇到了一位狂熱的航模愛好者胡華智。此后,又認識了銷售奇才楊鎮全。“胡華智是典型的技術派,他對品和技術的把控對是全世界領先的。楊鎮全之前是銷售總監。”他們一拍即合,2014年,在廣州開始了億航的創業之路。
三名聯合創始人都是70后、80后。熊逸放是海歸,深諳國外市場,負責市場營銷和PR,胡華智負責技術和品,楊鎮全負責銷售,“三人分工明確,互不幹涉,搭配非常好。”
創業之初風投很重要,有了原始資金,站在風口才能起飛。他們找到了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熊逸放回憶,當時徐小平對他們的項目感興趣,約他們到家中聊聊。風投看的是團隊,而億航團隊用夢想敲開了風投之門。
“我們告訴徐老師,無人機可以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得力助手。它不僅僅是幫你航拍或者給女朋友製造一些驚喜,而且在農業、影視行業、消防上等可以有不同的應用。我們的想法是讓飛行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我們想開創一個空中無人機時代,把門檻拉下來了,讓更多的人去體驗這個東西。”
有了品理念,億航創業團隊又是如何打動徐小平?航模狂熱者胡華智告訴徐小平,他玩了十幾年的航模,還創立了北京航模航天博物館。“這個東西讓徐老師一聽就驚呆了,居然有人如此狂熱。”熊逸放,“整個過程前后一共一個多小時,就談定了。”徐小平投資了億航一百多萬美元。
無人機是空中iPhone
無人飛機要起飛要飛得高,沒有風不行。2014年被稱為是中國無人機的“元年”。《爸爸去哪兒》的無人機航拍,亞馬遜的無人機送貨,汪峰的無人機式求婚……用途迥異的無人機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
“應該,這個時機我們趕得非常巧。”熊逸放,“我們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應運而生的。”
“對很多人來,操縱一架無人機太複雜了。”熊逸放,“所以,我們想把它的操作體驗簡化到極致。”他認為最重要的簡化方式,就是徹底拋棄傳統的遙控器,通過手機APP直接操縱。他:“比如我們有一個APP,通過對屏幕上一架小飛機的上下拉動,可以控制無人機的升高降低,手指點哪裏,無人機就往哪邊飛;我們還在嘗試連接語音識別功能,只要對手機出口令,就可以操控無人機的飛行。”
熊逸放構建未來的格局:“iPhone有多少種可能性,無人機就有多少種。”
打破中國公司海外籌紀錄
2014年11月,億航無人機品ghost首次登陸海外籌平台Indiegogo, 便一舉打破了中國公司海外籌紀錄。
熊逸放回憶道:“我們非常看重globalization(全球化加本地化)。找美國本土的極限運動愛好者為我們代言,整個腳本的編寫、文字、圖片全是找美國人來做的,視頻拍攝几乎都是在美國完成。這一切只有一個目標——貼近美國人。”
2015年拉斯維加斯CES展覽會上,億航一舉斬獲最佳無人機,更吸引了高通一名副總裁的目光。他,你們在美國把這個事情做得這麼好,沒想到居然如此年輕低調,還是很年輕的公司。后來,雙方敲定合作。
熊逸放:“手機(操作無人飛機)靠不靠譜,我不評論,它代表是一種方向,一種精神。從安全繫數和操作難度來,我們已經把手機做得跟遙控器沒有什麼區別了。”他認為,無人機的普及是發展的必然。“三五年內,無人機將會大規模普及,到時候每個人都能有一台自己的無人機。”
落戶廣州最看重
珠三角業配套
熊逸放,億航選擇落戶廣州的原因主要是看重珠三角有非常齊全的配套業設施,包括無人機、機器人,硬件從上游的供應商到下游的分發渠道,零部件、核心部件都是非常齊全的。在廣州市領導的支持下,億航成為新智能創業公司的代表,“我們很高興。” 他,廣州的軟件創業公司發展越來越好,創業環境在快速崛起,有良好的創業土壤。另外,廣州高校雲集, 為創業保持了人才的供應。
記者手記
無人飛機
有人駕馭
飛得更高
2014年,正值無人飛機元年。三個創業者在羊城相遇,一家名叫億航的無人機公司誕生。三名創始人,一人是航模迷、技術控,一人曾留學海外深諳海外市場,還有一人擅長營銷,這樣的組合,擦出的火花想必也燦爛。
互聯網教父凱文·凱利預言,天空會有更多空間給無人機施展,而除了航拍,從亞馬遜送包裹,到其他農業電力的無人機應用,甚至是空中交通,在未來都將被無人機影響和改變,創造出人們未來生活的新方式。
億航出生在廣州,卻放眼全球。打響海外知名度,同樣深耕國內市場,兩隻腳走路毫不偏廢。參與拉斯維加斯CES“秀肌肉”,與KK對話吸引眼球,億航依靠創新與實力,抓賣點懂營銷。其創始人定下了目標:讓飛行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走進民心。
雖我本土企業,卻兼具全球視野。無人飛機,有人駕馭,飛得才更高。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