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盤勢

上海家化(600315):改制一縷曙光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經濟觀察報) 2009-09-21 13:14


上海家化集團曾在歷史上多次向國資部門申請改制,不過在討論時卻未獲得通過。現在,似乎迎來了轉機。

按照上海市國資委內部人士的說法,年內進行已經不可能了,但這個問題有望在2年之內解決。上海家化集團公司已於2009年上半年向國資委遞交兩份方案。其中一份是針對國有股股權轉讓的重組方案,而另一份則是如何在國資體系下繼續做大做強的議案。

生於1948年上海家化(600315.SH)董事長葛文耀正為這家公司的未來打算。「我們必須考慮到家化下一個班子,下一個10年、30年的競爭力。」葛文耀在郵件中向本報表示。

錯過時機


一年以前,就有上海家化的高管稱他「很著急」,想在退休前「將團隊和家化的方向理順」。

葛文耀稱,歷史上的幾次行政干預實際上已經讓上海家化錯過了與國際競爭對手角逐的最佳時期和最佳位置。「我現在也在和有關部門探討這方面的問題」。

上海家化在發展最好的90年代初選擇了與莊臣合資。上海老輕工系統的內部人士稱:「葛文耀也在當時被點名要求去合資公司進行發展,當時也是將最有價值的兩大品牌美加淨和露美的大部分業務帶入合資公司。」

這個欽點的合作,結果證明是一個非常大的失敗。以 「美加淨」為例,合資第二年的銷售額從前一年的3億多元猛跌至600萬元。1994年,上海家化出巨資回購了露美和美加淨。不過,這個合資已經使得上海家化失去了中國第一的地位。

當然,和外資的合作並非全然沒有收穫。家化的套現,對於這個在需要密集資金推動發展的行業,為家化此後投資佰草集等化工產品的研發積累了重要的原始資金;而和外資合作的過程中,葛文耀其實鍛煉了一批自己的核心隊伍。

1996年,上實日化計劃在香港上市,於是上海國資委決意將上海家化的資產打包進上市公司。作為上實日化的控股子公司,上海家化要求每年為上市公司貢獻利潤,此後,上海家化每年向上實日化每年上交母公司出資額的16%的現金回報。知情人士稱,這使得上海家化再次陷入了市場投入不足。1996年開始,上海家化的銷售額從以前兩位數增長,下降到8%左右。

再到1998年,上海家化被要求兼併當時賬面虧損已每年達1.1億元的上海日化開發公司,上海家化花了8年時間和大約6.4億元費用,才處理掉日化公司30個二級公司、70個三級公司、分流員工6000多人。

此間,上海家化集團公司又經歷了上海輕工體系的改制,並至今仍在國有體制下進行運營。2006年4月,上海輕工控股集團公司宣佈解散,上海家化集團轉予上海大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所以家化真正定下心來,重新從最困難的境地開始發展業務的時間並不長,真正是到了02年才開始的。」葛文耀曾表示。

「小環境」

當然,即使到現在,由於葛文耀的存在,上海家化取得了相當卓越的成績。

在經濟蕭條期宣佈進軍LVMH集團旗下絲芙蘭化妝品連鎖店(Sephora)的佰草集並沒有讓LVMH失望——在最近一次絲芙蘭門店13個單品的推廣中,來自中國的佰草集也成為了當期唯一超過預定銷售目標的品牌,銷售額甚至超過韓國知名品牌蘭芝的2倍。

佰草集是上海家化轉型高端化妝品的第一品牌,在最近的3年幾乎都保持著70%的業績增長。

這些業績的取得,葛文耀歸結於他們與其他國有企業的不同。「公司這些年的確是得到了一些發展,這是因為它在治理和管理結構中引入了很多非傳統國企的做法,創造了一個小環境,但正是因為只是一個小環境,還不是一個優化的穩定結構。」葛文耀稱。

這個結構中,最脆弱的部分可能是董事長的環節。現任上海家化董事長葛文耀已經61歲。對於很多企業而言,「明星老闆」的退位,也將意味著企業衰落的到來。

上述上海輕工體系的人士稱,葛文耀在創造這種「小環境」方面功不可沒。「葛文耀率領的家化能走到今天,和在企業起步時就對政策的把握非常敏感有很大的關係。他懂得為企業發展抓住機遇。」

該人士回憶,儘管是輕工局下屬二級子公司,但比如出台一些新的財稅政策,別的企業還需要輕工局相關部門去介紹政策推動的時候,葛文耀已經主動邀請有關部門到企業來進行講座。「幾乎不需要別人去做宣傳,他已經明白政策帶給企業的機會在哪裡。可以說,此後他也帶領了家化集團成為體系內稅制改革的企業典範。」

「他對政策的敏感性是非常高,幾乎每次機會他都能抓住,包括輕工體繫在歷史上搞過三次清產核資,包括比如如何為新產品爭取免稅,如何爭取貼息貸款,爭取新產品研發經費,家化在這方面就要比其他企業走在前列。」

對於構造「小環境」,激勵機制,治理機制難免不是題中之義。「多元化的股權改革,市場化的改革大方向仍然是大勢所趨。」上述上海國資委內部人士對本報稱,家化集團公司層面的改制應該並非是上海國資體系推行重組難度最大的公司,「兩年內,像家化這樣的公司應該會完成國有股股權轉讓的工作,但究竟是民企還是外資來合作,這都要取決於市場的價格是否合適。」

葛文耀對本報稱,對於國資改革方面的問題,「我相信相關領導最終也會有判斷國資到底適合在哪些領域發展,我也相信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是個必然的趨勢。」

對於本報獲得的相關信息,上海國資委辦公室人士稱,由改革重組處的人來解答。截至發稿,本報未能聯繫上改革重組處。

對於上海家化的改制,有分析稱,最理想情況是公司被目前的管理層收購,考慮到當前的大環境,恐怕沒有人願意為此承擔責任;最差的情況是公司被國資委接管,現有管理層被徹底邊緣化,這個可能性也不大;最可能發生的情況是繼續保持國有控股,但是對現有管理層在股權上作出一定讓步,這種情況基本不影響公司經營,對小股東來說也是不錯的結果。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