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輪胎企業希望政府提高出口退稅率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09年9月17日 13:17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范仁德表示,國內涉案輪胎企業擬集體提價應對35%的高關稅,另外希望國家出台政策提高出口退稅率等,以解企業燃眉之急。
中新社援引國際商報9月17日的報道稱,美國對我出口輪胎採取特殊保障措施的直接受害者--中國輪胎企業的憤怒,正不斷激化為繼續抗爭的動力。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范仁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態度決絕地表示:美國的無理裁決是中國業界斷不能接受的。目前,國內涉案輪胎企業的意志高度統一:一方面,擬集體提價應對35%的高關稅;另一方面,則希望國家出台政策提高出口退稅率等,以解企業燃眉之急。
范仁德指出,特保措施一旦實施必然造成中國出口輪胎企業嚴重虧損,無法再向美出口。2008年,中國輸美涉案輪胎4600萬條,占此類產品出口總量的30%。如果出口美國受阻,國內將有30家左右的輪胎企業減產或停產,近10萬工人就業受到影響。
為把危害程度降到最低,橡膠工業協會代表全行業提出,希望獲得政府幾方面的支持:一是提高輪胎出口退稅率,建議將退稅率從現行的9%提高至15%。其中,民族品牌全鋼載重子午胎、轎車和輕卡子午胎實行全退政策,以此幫助輪胎企業保持部分對美出口的能力。二是降低天然橡膠進口關稅至7%,以切實化解輪胎生產困難。三是進一步加大對美相關進口產品的反制力度。四是進一步擴大內需,切實提高國產輪胎對汽車整車的配套比例。
中國輪胎龍頭企業、華南輪胎公司總經理周勇志日前緊急赴京參加由商務部和工信部舉行的美對華特保案輪胎企業通氣會。周勇志在會上直言:「中國輪胎企業決定大幅提高輸美輪胎價格,讓美國消費者為35%的高關稅買單。」
周勇志告訴記者,包括華南輪胎等國內一些主要輪胎出口廠家日前均收到了美國多家輪胎經銷商的「致歉信」。信中紛紛表達了對奧巴馬政府所作決定的失望。同時,美國各大經銷商也已對「幾乎所有輪胎」提價15%,以求自保。
在前述通氣會上,杭州中策橡膠董事長沈金榮告訴記者,其實目前企業最擔心的是美國特保措施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如果其他國家也紛紛效仿美國,中國輪胎企業就真的走投無路了。
據悉,繼09年4月29日美國正式啟動對中國輪胎特保調查後,印度和巴西便已跟風行動。5月18日,印度發起對我乘用車輪胎的特保調查;6月18日,巴西外貿委員會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客運和貨運汽車子午線輪胎徵收最終反傾銷稅,有效期5年。
鑒於此嚴峻態勢,包括沈金榮在內的主要輪胎企業負責人均表示,中國在堅持繼續與美方交涉的同時,也要嚴防死守其他國家的效仿。此外,中國必須對美進行強有力的反制,令其為對中國輪胎進行特保付出代價。
一位不願具名的輪胎企業負責人指出,目前國內輪胎行業直接和間接就業人數多達20萬人,且輪胎企業近幾年基本都是依靠銀行貸款實現的快速發展,如此較高的負債,一旦輪胎企業出現了問題,將對就業和償貸能力產生嚴重影響。
對於輪胎行業所提出的訴求,商務部和工信部有關負責人均給予了積極的回應。商務部副部長鍾山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此案對我相關出口企業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將認真聽取企業的呼聲和建議,採取積極措施,協調解決企業經營中遇到的問題,盡力幫助企業克服困難。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則表示,作為行業主管部門,工信部將密切跟蹤事態的發展,配合商務部等部門,按照「有理、有效、可控」的原則,做好相關的工作。
與此同時,有關主管部門負責人均提出,希望相關企業優化出口結構,依靠技術進步,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服務,把開發生產高附加值輪胎作為主攻方向,推動出口輪胎向中高檔發展,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拳頭產品,培育和壯大自主品牌,增強國際競爭力。同時,政府也將積極研究政策,予以相應的支持。
(杜琰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