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流動性危機 厄瓜多以6900萬桶原油向中國換10億美元預付款
鉅亨網鄭杰 外電報導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為解決流動性危機,厄瓜多向中國伸手求援,因此簽下一紙協議,供應大量耗能的中國接下來兩年共 6900 萬桶的原油,以換得 10 億美元的預付款。
根據厄瓜多當地報紙《今日厄瓜多》報導,厄瓜多的外交部長 Fabder Falconui 還表示中國將另提供 10億美元貸款。
受累於商品市場崩盤,以及違約的 32 億美元外債,儘管厄瓜多認定此外債借款合約於法無據,但厄瓜多現在仍因此面臨極險峻的流動性風險。
而中國向來尋求能確保長期供給的石油輸出國,稱此時機伺機而入,厄瓜多就成為其長期原油供應的輸出國。
厄瓜多的左派政府宣稱,它已斥資 9 億美元買回91% 分別在 2012 和 2030 年到期的全球公債。這筆交易暫且減緩了厄瓜多政府與外國投資人和其他各國之間的緊張關係。
安地斯開發組織 (Andean Development Organsation;CAF) 和拉丁美洲儲備基金 (Latin America Reserve Fund;FLAR) 在近幾個月已經借給厄瓜多近 10 億美元,而厄瓜多還希望從美洲開發銀行 (Inter-AmericanDevelopment Bank) 再借 5 億美元。不過,厄瓜多總統 Rafael Correa 卻拒絕來自國際貨幣基金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 的援助。
有些批評的言論認為,這筆和中國的交易利息7.25% 太高了,利息支出將高達 1.45 億美元。而且只要油價一天不漲,和中國的這筆交易將讓厄瓜多難以振興經濟。
分析師表示:「在當今的這種環境下,厄瓜多政府的收入來源和獲得的貸款顯然不足以讓經濟發展快速增長。不過,這很有可能已足以讓厄瓜多免去經濟崩潰和貨幣大幅貶值的危機。」
國際金融危機以及商品市場的崩跌使安地斯區域受創慘重,包括原油每桶跌破 30 元美金,來自在西班牙和美國工作的厄瓜多人匯款鉅減,再加上立法改變導致勞動成本增加,都讓安地斯區域經濟陷入困境。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