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上海將長時間與高房價共存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第一財經日報)


「資產泡沫是世界性的,目前不能擠破,上海將很長時間與高房價共存。」近期舉行的第二屆復旦·瑞穗論壇上,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劍平的一席話引起了不少爭論。

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主任樊勇明表示,不贊成丁劍平的觀點,如果長期與泡沫共存,老百姓的消費能力被泡沫吸收,那麼發展的目的何在?樊勇明認為,中國發展的目的不是為了增長,而是增加國民福利,這是關鍵。

而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陳雲博士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與泡沫共存可能性、必要性何在?房地產泡沫讓上海商務成本急劇提高,企業僱用人才壓力很大,一些人才迫於生活壓力離開上海,企業呆壞賬比例上升,如果銀行深度捲入無疑飲鴆止渴。「為什麼一定要用房地產泡沫吸收投資?環境、民生等領域也需要投資。」陳雲說。

面對陳雲的疑問,丁劍平回應說,全世界貨幣流動性過剩,中國貨幣政策被美國貨幣政策綁架,不得不走這條路,彷彿全球溫室效應,中國無法抵擋。另外,還要比較戳破泡沫的成本和讓泡沫逐漸消失的成本,大家都注意到,中國四萬億刺激計劃相當部分流入房地產,如果現在戳破房地產泡沫,可能不止十年衰退。


丁劍平認為,人民幣國際化是中國擺脫美國貨幣政策綁架的必然出路,人民幣國際化要與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同步走。而上海世博會前後,中國貨幣政策仍會穩定,不要指望高房價會突然下跌。他還指出,要關注美國明年是否會提高利率,這對上海將會帶來不少影響,如果中國跟著美國提高利率,房價會下跌。「要逐步化解房地產泡沫,而不是擠破泡沫,明年是關鍵一年。」丁劍平說。

這幾年,上海每年都有2000億元的基礎設施投入,而世博會後,這種大規模投資拉動經濟的情況將不復存在,迪斯尼項目只有250億元,上海面臨人口嚴重老齡化壓力,資源、能源壓力也增大。不過,面對這樣的情況,樊勇明指出,上海經濟仍有亮點和機會,人口老齡化帶來新機遇,土地資源緊缺,上海不能再依靠造房子,財政支出從造橋修路轉向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養老體系以及文化事業。此外,郊區城市化也給上海帶來新機遇。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