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建會:OECD發現高教育程度受經濟危機衝擊較小
鉅亨網新聞中心
行政院經建會今天(12號)表示,根據OECD(經濟發展合作組織)研究,比較高的教育程度,確實有助於改善就業條件,OECD更認為,雖然受高等教育並非因應全球經濟衰退的唯一方式,但的確從分析結果可以看出,接受高等教育比較能夠減輕經濟風險發生時的「負面衝擊」。(何庭歡報導)
經建會指出,OECD發現在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25歲到64歲的成年就業人口失業率大幅上升,而從失業者的教育結構分析後可以發現,經濟衰退對沒有受過「中等教育」的人影響較大,群組失業率從8.7%大幅提升到11.5%,甚至在愛爾蘭、西班牙和美國等國家,失業率更上升超過五個百分點。
而受過中等教育或同等教育水準的成年人,受到經濟衰退衝擊的情況,就明顯相對改善,這個群組在2008年後的失業率,只從4.9%上升到 6.8%;至於受過高等教育的群組,失業率又更低一些,只在金融海嘯後小幅上升約一個百分點。
同時OECD還提到,高等教育程度的人在2009年經濟危機期間,不只在找工作上有比較好的機會,也有更大機率會維持現有工作。OECD分析,主因是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在就業市場上能擁有更符合勞動力市場需求的技能,甚至能在經濟發生危機時,有更適合的工作機會。
OECD更進一步指出,金融海嘯期間受過高等教育者,獲取較高薪資的情況,並沒有因為經濟危機而轉弱。反而在2009年中,高等教育程度者,跟中等教育程度者的「薪資差距」還微幅拉大一個百分點,來到高達57%的大幅差距。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