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強彈有雜音 台廠擴產投資凍結 避免做多賠多
鉅亨網記者尹慧中 台北 2012-04-15 09:14
全球最大太陽能電池製造廠商的德國Q-Cells申請破產後,隨該國政策的變化,陸續有德國業者倒閉消息,Solarbuzz等市場機構解讀,德國市場成長幅度正在萎縮,並出現競爭力遭亞洲對手趕超的情況。就台廠而言,業者第一季營運雖較去年谷底增溫,但隨索羅斯等指歐洲債務危機捲土重來且「進入危險性可能更高的階段」,相關業者也仍未透露看見好消息,並中美晶(5483-TW)等有凍結相關擴產投資計畫。
台廠表示,以目前價格趨勢來看,晶圓廠與電池廠出現虧損的狀況很難避免,因此,如何讓虧損最佳化反而是廠商現階段需重視的課題。
在這個前題下,受訪廠商表示,以去年的經驗來看,在需求清淡的時候,殺價也不見得可以獲得訂單,盲目殺價的結果反而會讓全體業者面臨更高的營運風險。如四月初小黃金週中國廠商陸續前往台灣洽談代工訂單時,業者間就出現了將價格守在去年的底限的默契,並未聽聞有業者同意以低於去年最低價格接單,導致做多賠多的狀況再次出現。
今年力拚虧轉盈的昇陽科(3561-TW)也指出,德國市場仍存在不確定因素,公司謹慎因應,並持續分散客戶比重,現階段歐洲訂單占比已從6-7成降至5成以下,並積極切入印度市場瀰補歐洲市場變化。
EnergyTrend、PVinsights等調查顯示,德國市場需求轉趨保守,義大利市場的未來變化仍未明朗,加上其它地區的需求仍不明確,使得太陽能現貨市場的交易清淡,然與去年的狀況相比,廠商已不再盲目殺價追求訂單,反使得現貨價格略呈現止穩的狀況。而總體本週現貨報價部分,仍維持整理;其中矽晶圓部分,多晶矽晶圓市場買氣明顯減弱,然中國主要廠商仍維持高產能利用率,使得中國市場本週出現明顯的跌幅,跌1.99%,本週平均價格下跌到每片1.081美元。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