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維基泄密氣候談判玄機 美國收買第三世界國家

鉅亨網新聞中心


昨日(墨西哥時間12月4日),維基解密網(wikileaks,下稱“維基”)在氣候變化談判上的“爆料”,一舉搶過了會議談判中心——長期愿景(LCA)大會主席文本的風頭,成為坎昆會場內,無論是政府代表還是在場各組織都無比亢奮進行討論的目標。一時間,美國陰謀論震驚全場。

此次,維基曝光的關于美國在哥本哈根會議前后密集斡旋的外交電報,揭示了美國是如何利用對別國的財政和其他援助來獲取政治支持,以及美國如何安排秘密的全球外交攻勢壓制對《哥本哈根協議》的爭議。

非政府組織地球之友的政策分析官員霍納(Kate Horner)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這次維基肯定了我們從很多發展中國家口中聽到的事實:美國試圖威脅撤回對窮國的資助,來迫使他們接受一個不怎么樣的全球氣候協定。

收買


為衡量談判砝碼,在2009年7月,美國國務院發出了一份秘密電報,尋求聯合國外交官員的情報。這份電報最早是來自于美國中情局。外交官們被要求提供各國對于哥本哈根的談判立場、各國之間的交易,以及聯合國環境方面“條約規避”的信息。

讓盡可能多的國家同《哥本哈根協議》相連,這符合美國的利益,也加強了《哥本哈根協議》被正式接受的可能性。一張全球外交攻勢網就這么展開了, 外交官都開始忙碌工作。同時期從2009年12月底到2010年2月,外交官電報的數量增大,速度也加快。

有些國家需要點動力。

《哥本哈根協議》承諾了對最貧窮國家300億美元的資金資助,在哥本哈根會議后兩周內,馬爾代夫外交部長Ahmed Shaheed給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寫信,表示對于支持《哥本哈根協議》的渴望,以及要求成為300 億美元資助中一員的原因。

到了2010年2月23日,馬爾代夫駐美大使Abdul Ghafoor Mohamed對美國氣候談判副代表潘興表示,他的國家需要“確實的幫助”, 這樣其他國家才能認識到,遵從《哥本哈根協議》可以獲益之處。

Abdul Ghafoor Mohamed提到了不少工程項目,總資金額度在500萬美元左右。潘興鼓勵他提供一些具體的例子,來提高雙邊協助的可能性。

同年2月11日,當潘興同歐盟氣候變化委員康妮在布魯塞爾會面時,一份電報顯示,康妮對潘興表示:“考慮到他們需要資金資助,小島嶼國家可以成為我們最好的聯盟。”

彼時,美歐雙方對于怎么能籌集到這筆300億美元的資金都有些憂慮。

康妮則希望知道,什么時候美國的資金才能夠開始流動。她表示是否美國可以做一些“有創造性的會計工作”,例如日本和英國,就在設計不僅僅是資助,而且也有貸款的項目。

根據外交電報,潘興表示:“出資者肯定是要在提供真正的資金的政治需求與實際上縮減的財政赤字之間尋找平衡。”

離間

撇開資金因素,在國際談判中還存在一個重要問題:國家如何信守承諾?

一份2月17日從布魯塞爾發出的電報顯示,美國計劃同其最有力的對手——“基礎四國”(中國、南非、印度、巴西)作斗爭。

這份電報是關于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Michael Froman同康妮以及其他歐盟官員的對話。

Froman表示歐盟應從“基礎四國”的技術中學習,并分裂“基礎四國”,從而“更好地避免第三國家的阻撓以及未來有可能的氣候談判失敗”。

康妮表示了歐盟對此的支持,“她表示希望美國注意到,歐盟現在已經降低了對美國的批評聲,希望表現得有建設性。”電報顯示。

時至今日,有116個國家表示要同《哥本哈根協議》相連。另有26個國家打算這樣做。這個國家總數目前超過140個,已經同潘興在與康妮會談時,所表示的“100~150”個國家中的上限的預期相接近。

該140多個國家占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締約總數的75%,并且排放總量超過目前全球80%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目前在坎昆的談判中,日本宣布將不支持現有的《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又為《哥本哈根協議》的合法化,給予了巨大推動,這其后推力,不言而喻。

“這已經不是美國總統奧巴馬所承諾的積極國際合作了。”霍納對本報記者表示,“美國必須要在談判中成為積極的談判力量,停止這些破壞性技巧和恐嚇。”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