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動態】央行外匯佔款微幅增長,貨幣被動投放模式或生變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人民銀行新近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央行外匯佔款為235297.01億元人民幣,較8月份增加20.38億元。這與9月份1300多億元的全口徑外匯佔款增量形成明顯反差。分析人士認為,當前我國外匯佔款增量結構的改變,顯現出央行被動投放貨幣的模式或將發生細微變化。
金融專家趙慶明認為,9月央行外匯佔款僅增加20.38億元,而全口徑外匯佔款則激增了1306.79億元,這樣的外匯佔款增長模式說明大部分外匯被銀行增持,並沒有被央行增持,這與以前央行購匯後再向市場投放基礎貨幣明顯不同。
外匯佔款的大幅上升,可帶來市場流動性的顯著增加。此前,9月份全口徑外匯佔款增量突破千億元的訊息,曾讓市場分外樂觀,但蹊蹺的是,市場資金卻並沒有隨之增加,相反還略顯緊張。對此有專家認為,這是央行購匯較少所致。
“9月份央行的外匯佔款增加很少,而商業銀行則增加很多,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9月底央行為何通過逆回購大量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的行為。”趙慶明稱。
根據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的觀察,9月外匯佔款增長主要呈現出“企業與居民向商業銀行售匯而不是央行向市場購匯”的特點,最近央行購匯量異常的少,主要是通過逆回購而不是外匯佔款來實現流動性的改善。
資料顯示,在人民幣不斷走高的9月份,央行並未像往常那樣通過購匯來投放貨幣,而是通過連續逆回購不斷向銀行補充流動性。數據顯示,9月份央行於公開市場共計實施了2300億元7天期、2620億元14天期及48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規模之大實屬罕見。
專家認為,減少購匯行為,以逆回購補充流動性,可減少基礎貨幣的被動投放,也可減輕央行的自身負擔,但這一貨幣投放模式的改變,或將引發人民幣匯率的小幅走高。
“以往企業和居民售匯意願比較強的時候,央行也會比較積極地從市場購匯,這樣可以平衡外匯市場的供需,使得人民幣匯率價格相對平穩。然而這次央行購匯顯然不如以往積極,這意味著人民幣升值要比以往快一些,也反映央行對人民幣升值的容忍度在上升。”彭文生認為,央行可能正在減少對市場日間交易的干預,朝匯率靈活性邁出重要一步。(Y)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財華中國網 (http://www.finet.com.cn) 或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
FINT[PFSTBMX,51,5131,513101]
X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