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引擎推動,戰略布局大盤藍籌股
鉅亨網新聞中心
政策收緊以及隨之產生的進一步收緊的預期是打壓一月份市場的主要原因,在市場的調整中,大盤股成了“重災區”,尤其是鋼鐵、煤炭、有色、銀行板塊。不過,從技術面來看,超跌后往往伴隨反彈,昨日市場走勢就印證了這一點。在開盤沖高的過程中,有色、煤炭等前期跌幅較大的板塊充當了反彈的領頭羊,銀行、鋼鐵、交通運輸等傳統大市值板塊也表現不俗;在隨后的回落階段,大盤股表現得也相對抗跌。在大小盤股的較量中,當天大盤股明顯更勝一籌。
風格差異由來已久
回首2009年,象征大盤股的滬深300指數和上證50指數分別上漲96.7%和84.4%,而象征中小板塊的中證500指數和中小板綜合指數分別上漲131.27%,112.99%。中小板塊在與大盤藍籌股的PK中全面勝出。新年的第一個月,市場風格在延續09年的趨勢,中小板塊下跌幅度較小,而大盤藍籌股全面回調,有色、煤炭深幅調整,而較為抗跌的銀行板塊也遭遇了“補跌”。立足流動性因素來看,09年充沛的流動性為中小盤股的狂歡搭起了舞臺,而10年流動性收緊首先“遭殃”的卻是大盤股,無論流動性充沛或是收緊,大盤股均“尷尬”的落在小盤股之后,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無奈。
逐步醞釀反轉機會
然而,正所謂“物極必反”, 機會是跌出來的,目前大盤股相較于中小盤股的估值優勢正在逐步擴大。從當前中小盤股與大盤股的對比來看,無論是指數點位對比還是估值水平對比,均處于歷史高位,比如相對PE已超出歷史平均水平35.1%,相對PB超出平均水平28.98%,這樣一種非常態的相對高位數據能持續多久,值得我們去質疑。更何況,基本可以確定在上半年推出的股指期貨,將會促進大盤股全面反攻。屆時,中小盤股的狂歡可能會提前謝幕。
戰略布局時點已到
我們認為,在當前過于悲觀的政策預期下,2月份市場存在政策修正的可能。在流動性方面,實際流動性是適量的,7.5萬億的全年信貸目標可以為實體經濟繼續回暖提供保障;而投資者對于流動性進一步收緊尤其是加息的擔憂卻始終揮之不去。市場就這樣在確定的常態與不確定的預期之間徘徊,一旦政策沒有預期想象的那么悲觀,市場隨時存在反彈的可能,超跌大盤藍籌股將受到市場青睞。我們認為接下來的1-2個月是戰略布局大盤藍籌股的良機,除了上面提到的原因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股指期貨推出的影響。股指期貨推出并不改變市場的長期走勢,但是對于市場的中短期走勢有明顯影響,無論推出前市場處于牛市或是熊市抑或是震蕩市,均存在一波明顯的“股指期貨行情”。這一行情的出現主要是因為資金處于對未來套期保值、投機、套利等需要而對大盤權重股產生的配置需求推動。我們推測股指期貨推出時點是在4、5月份,現在布局大盤權重股,正當時宜。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