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挑戰美元霸權?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上海證券報)
最近一段時間,伴隨美元的持續走軟、歐元波動加劇以及亞洲金融貨幣合作的升溫,人們對未來國際貨幣體系走勢的討論也日益熱烈。鑒於美元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機中的表現,不少人認為美元霸權時代正在終結,歐元的地位將逐漸超過美元,未來的國際貨幣體系將呈現由美元、歐元、亞元(或人民幣)等主要貨幣組成的多元化格局。它們真的能挑戰美元霸權嗎?
歐元?
經過近10年來的發展,歐元已成為僅次於美元的第二大國際貨幣。較低的通貨膨脹率、穩定的匯率以及低水平的利率,促進了歐盟內部的投資活動,也使歐盟成為世界上吸引外資最多的地區之一。
然而,僅有10年歷史的年輕貨幣歐元,和使用了幾百年的美元相比,還存在諸多方面的弱點和缺陷。如歐元區雖有統一的貨幣政策但沒有統一的財政政策。從這次應對次貸危機爆發的救援來看,美國可以同時實施寬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但是對歐元區國家而言,儘管它們可以統一降息,但由於他們的財政各自獨立,很難形成一個跨區域的財政刺激方案。又如英鎊這個歐洲大陸歷史最重要的貨幣到目前為止還游離於歐元區之外。缺少英國的歐元區,還缺乏與美國抗衡的足夠能量。最重要的是目前來看,歐元的信譽並未超過美元。儘管美國「量化寬鬆」、開動印鈔機的做法是「自毀前程」,美元的信譽度正逐步下降,但本來信譽度非常好的歐洲央行,由於擔心經濟衰退和高失業率,也採取了寬鬆的貨幣政策,把銀行的利率降得很低,影響了歐元的信譽度。歐元中短期內還難以撼動美元的全球霸主地位。
亞元?
關於亞洲貨幣合作最早是由日本政府提出來的。隨後2006年一季度,亞行區域經濟整合部門提出亞洲貨幣單位(Asia Currency Unit,ACU)概念。儘管ACU只是一個「虛擬貨幣」,仍停留在一個學術概念,但ACU概念的推出無疑為「亞元」的誕生提供了初步構想。
然而,由於亞洲各國政治、經濟、文化差異懸殊,很多歷史遺留問題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區域金融貨幣合作將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考慮到亞洲單一貨幣的形成必須涵蓋中國和日本兩個大國,而目前人民幣尚不能在資本項下自由兌換,再加上日本經濟長期低迷不振導致日元信譽大為削弱,因此亞洲國家何時能像歐元區那樣,建立共同貨幣——亞元,必將經歷一個較為漫長的時間,有人估計至少需要30年。
人民幣?
伴隨人民幣在周邊地區流通和邊貿支付結算活動的日益廣泛,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明顯加快。從目前的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看,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應當是「周邊化——區域化——國際化」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目前,人民幣正逐步實現周邊化。下一步,人民幣的區域化可在東盟10+3的經濟合作框架內逐步謀求貨幣合作,創造單一貨幣——亞元。在人民幣的國際化方面,中國除了進一步加快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金融合作步伐外,還是要擴大和延伸投資和貿易活動空間。無論是非洲、拉美還是其他地區,只要能夠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投資、貸款和援助,都要採用各種方式去積極推動。
但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市場選擇的過程,不取決於我們的主觀意願和自我努力。決定人民幣國際化戰略能否成功的關鍵,在於我們能否正視國內經濟發展的深層體制和結構問題,能否通過體制改革和結構調整為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對外貿易不斷增強創造條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