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資金壓力凸顯中小房企入冬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大龍地產“地王門事件”看來不只是個案。除大龍地產外,近期又有多家上市公司的房地產項目暴露出資金緊張的問題,這給人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在上一輪房地產市場調整過程中,中小房企資金鏈緊張的個案比比皆是,而受近期國家調控房地產市場政策出臺、地價猛漲等因素影響,中小房企資金緊張的苗頭又逐步顯露出來。

昨日,上海新梅宣布,將其開發的一個樓盤以13.5億元整體出售給中糧置業公司。上海新梅稱,此舉是為了給其后續土地儲備提供資金支持,保證未來持續發展能力。此前,上海新梅計劃對該樓盤采取自主經營的策略,并嘗試開展了招商工作,但招商形勢并不樂觀。

遭遇資金問題的還有ST聯華,2月1日,ST聯華宣布,旗下青島南華置業有限公司所擁有的約10萬平方米土地中部分土地因未按規定時間開工建設,被膠州市國土資源局無償收回該宗土地閑置部分使用權。


在多家房地產公司暴露出資金問題的背后,是2009年地價和房價均不斷上漲,導致政府近期推出了一系列針對房地產市場非理性發展的組合拳。

在送走了2008年房地產行業的嚴冬后,2009年房地產市場開始回暖并迅速升溫,隨之而來的是很多城市地價大漲,不少中小房企已難以承受拿地所需資金。以寧波為例,就有維科精華等公司因為資金實力不濟,難以與當地的雅戈爾等實力大戶爭奪土地,從而不得不放棄拿地。此外,不少以前以一線城市為根據地的大地產商,也開始不斷挺進二、三線城市,這也給二、三線城市的中小房企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大龍地產的總資產不過30億元,對這樣的一家公司而言,拿下了一塊價格高達50億元的地,其壓力和風險可想而知。再如,寧波的上市公司ST成功總資產不過20多億元,卻在近期拿下一塊價格為23億元的地塊。對于類似ST成功、維科精華這樣的中小房地產公司而言,如果不拿地,就意味著沒有項目開發,而在地價高企的情況下,這些公司面對動輒幾十億元的地塊,多少有些左右為難,即使拿下了地,其后續資金壓力也不小。

雪上加霜的是,去年底至今,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加劇了中小房企的資金壓力。具有代表性的是,12月17日,五部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出讓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確開發商以后拿地時,“分期繳納全部土地出讓價款期限原則上不得超過一年,首次繳款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讓款的50%”。上海新梅上述整體轉讓房產項目的事 件,就有點為拿地做準備的意味。

業內人士認為,“土地出讓金首付50%”等調控政策勢必會加大央企和大型開發商對土地的壟斷,中小開發商將會進一步被擠出土地爭奪,甚至面臨生死關口。在政策和大型房企的壓力下,中小房企不得不妥協,中糧置業接手上海新梅的項目,或許只是一個縮影。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