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盤勢

受壓半年線 滬深300指數高位震盪收漲1.30%

鉅亨網新聞中心


滬深300指數9月2日高位窄幅震蕩收漲1.30%。受昨夜美股大漲激勵,滬深300指數早盤高開后全日維持高位震蕩狀態,面對上方半年線壓力位,做多力量謹慎情緒濃厚,持續上行動能仍顯不足,短線滬深300指數或維持震蕩。

雖然近期銀行、地產等持續受政策壓制的權重板塊企穩反彈,但在房市成交量近日大幅回升而房價隱現重新上漲苗頭,房地產調控政策松動預期兌現可能性較低的背景下,其反彈的持續性較為不確定,不足以引領滬深300指數持續反彈突破半年線壓力位。而新能源、泛消費類等熱點板塊,由于近期持續強勢反彈其目前估值已偏高,存在獲利回吐鞏固反彈基礎需求,而具備估值優勢的權重板塊難有獨立表現以及前期熱點板塊炒作熱情的降溫使滬深300指數短線缺乏持續上行的內在動力。此外,雖然昨日美國制造業數據向好激勵市場做多信心,但本周五美國非農業就業數據的不確定性以及雖然昨日公布的PMI指數為51.7%,結束了連續三個月下滑再度回升態勢,緩解了市場對國內經濟未來走勢的擔憂情緒;但由于目前市場預期8月CPI將創新高,在數據顯示經濟深幅回調可能性不高的條件下,政策的趨緊預期或將強化,短線滬深300指數反彈空間仍將受限于半年線壓力位,區間震蕩格局難改。


滬深300指數走勢回顧:

滬深300指數9月2日以2,917點高開后早盤呈現高位震蕩態勢。滬深300指數收盤報2,921.39點,漲1.30%;共成 交約70.7億股,成交金額約889.23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有所萎縮。個股普漲,有色金屬、鋼鐵等個股漲幅居前 ,寶鋼股份漲0.77%、中國鋁業漲1.71%;金融地產、石油、煤炭等個股亦有走強,深發展A漲3.88%、中國平安 漲4.52%、中國石油漲0.78%、中國神華漲0.46%。前20大權重股貢獻指數為8.85點,金融地產股貢獻指數為7.1 點,能源股貢獻指數為0.2點。

板塊方面,汽車制造板塊上漲,上海汽車(600104)漲8.90%,一汽轎車(000800)漲停。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1日發布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汽車銷量為121.55萬輛,環比增長15.09%,結束連續3個月環比下降的局面。1至8月份,我國汽車累計產銷量分別為1091.45萬輛和945.6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45%和31.53%,因上述數據會強化市場對于節能汽車補貼帶動銷售逐步走高的預期。汽研中心副主任張建偉指,在眾多政策利好下,車市將迎來“金九銀十”銷售旺季。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認為,目前,各汽車廠家力推新品,多款新車連續上市,消費者選擇空間日益擴大;經銷商降價與促銷力度不斷加大,優惠幅度大、范圍廣,激發消費者購車熱情;節能汽車補貼政策效果顯現,推廣目錄陸續公布,再加上原有多項利好政策的延續,預計9月份乘用車市場仍將表現良好。

電力股上漲,國電電力(600795)漲0.62%,涪陵電力(600452)漲停。發改委數據顯示,截至8月12日,中國江淮、江漢、江南大部、華南北部及四川東部、貴州東部和重慶等地普遍出現5到9天35℃以上高溫天氣。受此影響,全國日發電量持續高位運行。8月12日,全國發電量達到139億千瓦時,比去年夏季峰值高14.2%。分析人士預期,由于8月中上旬,中國大部分地區出現高溫,8月份的發電量增速可能大幅增長,增速有望達到或超過18%。數據顯示,今年7月,全國發電量3,77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5%,增速同比加快6.7個百分點。可見,今年6、7、8月份發電量增速出現了連續大幅攀升。

船舶制造類股上漲,中國重工(601989)收平,中國船舶(600150)漲2.03%。中國即將出臺“十二五”海洋工程裝備發展規劃,政策扶持對于產業發展、需求增加都會有所帶動。此外,中國石油和石化設備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趙志明的話稱,工信部負責制定的上述規劃已基本草擬完畢,即將推出,其中對中國海洋石油開發利用的相關裝置制造等做出了明確細致的規則。據了解,海洋工程裝備業涉及到的行業包括海洋油氣開發、海工平臺制造、配套設備制造、油氣開采服務以及設備設計總承等。其中,與之有關的上市公司包括中國船舶(600150)、中國重工(601989)、振華重工(600320)、中集集團(000039)、海油工程(600583)、中信海直(000099)等。

圖們江概念類股上漲,中鋼吉炭(000928)漲停,啟明信息(002232)漲6.55%。“大圖們倡議”第十一次政府間協商委員會部長級會議9月1日在吉林省長春市舉行。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在會上建議,可探討跨境經濟合作區等新型平臺,對跨境經濟合作區的可行性、建設模式和運營管理等問題進行研究和論證,并在有條件的邊境地區開始試點。易小準就進一步深化圖們江各國合作提出了六條建議,包括加強地方交流,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完善運輸體系,建設國際聯運大通道;創新合作方式,探討跨境經濟合作區等新型平臺;發揮旅游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建議充分開發旅游潛力,推動跨境旅游、多目的地旅游和特色旅游,使旅游成為區域經濟新的增長點;盡快啟動貿易便利化工作,改善本地區貿易環境,在通關、檢驗檢疫、貿易物流、商務人員流動和貿易政策方面開展合作等。

(陶瑋瑋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