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零關稅只是一個開始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1-04 09:25


在碩大的東南亞地圖面前,中國著名的東盟商務問題專家許寧寧面帶倦容。過去一個月內,許在廣東、四川、山東接連舉辦講座,面對政府高官和重量級企業家宣講他的“生意經”,僅山東一地,聽眾多達八千。

這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商務理事會中方常務副秘書長仍然對前景表示樂觀。“未來十年,如果不再出現全球性經濟危機,在零關稅的刺激下,這個包含19億人口的自由貿易體仍將保持區域內25%的年均貿易增長速度。”

零關稅只是一個開始

《21世紀》:從2001年11月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商務理事會在雅加達正式成立,距今已過了八年時間。你如何評價這些年來的工作?


許寧寧:零關稅意味著中國和東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目前,中國和東盟經貿合作呈現出幾大特點。首先當然是在零關稅的條件下雙方開放市場,迎來了一個更廣闊的合作空間;但另一方面也一定會出現新情況新變化甚至新問題。建立自由貿易區不是以實施零關稅為結束,而恰恰是一個開始,未來雙方經貿關系會呈現更大的復雜性。

我們必須注意到,雖然自由貿易區談判結束了,雙方也各自修改了關稅表,但問題沒有那么簡單,各行業必須跟進。比如中國服裝業就要和印尼同行坐下來談,馬上要開放市場,雙方的優劣勢各在哪里,要將目前中國的產能情況、市場情況、產品結構情況與對方交流,在取消關稅形成一個統一大市場后,要打造一個全新的產業鏈。

《21世紀》:我們注意到,中國和東盟的經貿合作關系中一直存在兩個不對稱。即從貿易上講中國處于逆差地位。而投資上,東盟對華投資已達500多億美元,而中國只有60多億美元投資東盟,這種現象為何存在?

許寧寧:從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看,中國確實更需要從東盟地區進口橡膠、石油、煤、棕櫚油等原材料和農產品,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逆差正在縮小。去今年1月至10月只有9.4億美元逆差,預計這種情況很快會轉變。需要強調的是,中國與東盟的第一大貿易產品是電子產品,而跨國公司包括三資企業在此扮演了重要角色,自由貿易區成立后,雙方應建立更全面的貿易關系,否則一旦全球經濟再次出現波動,電子產品又是較容易受到波動的行業,中國東盟貿易就很容易受到沖擊。

金融危機降中有升

《21世紀》:金融危機給中國和東盟貿易究竟帶來了多大沖擊?

許寧寧:2009年1月至10月,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額達到了1657億美元,同比下降16.7%,即使最后兩個月有所反彈,估計今年的總額也很難超過2000億美元了。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貿易總額都在下降,中國與東盟很難獨善其身,但請注意一個被外界都忽略的事實,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額占東盟貿易總額的比例不降反升。2008年中國是東盟第四大貿易伙伴,2009年已是第三大貿易伙伴了。在東盟各國中,2008年中國是新加坡第四大貿易伙伴,今年則上升了一位。在馬來西亞,2008年是第四大貿易伙伴,今年中國則是其第一大貿易伙伴。除了貿易,中國對東盟的投資也有了明顯上升,僅2008年就同比上升了125%。

《21世紀》:在投資領域中東盟較中國更為積極,除了東盟十國中擁有一大批華商,在語言、文化上具有優勢外,還存在其它原因嗎?

許寧寧:近十年來中國各地招商引資團一直活躍全球包括東盟地區,中國駐東盟各國領使館幾乎每三天就要接待一批中國招商官員,從東部崛起,東北振興,西部開發,東盟國家幾乎沒有錯過一次機會。其中尤以新加坡為甚,新加坡在華投資已超過400億美元。而中國企業的“走出去”戰略實施才不久,企業的實力經驗都有所欠缺,但是我相信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這一狀況很快會得到改觀。

《21世紀》:溫家寶總理今年4月中旬在博鰲亞洲論壇中提出建立一個總值100億美元的東盟投資基金計劃,7個月后這個基金進展如何?

許寧寧:這一計劃原本應是在去年4月10日在泰國首先提出的,由于“紅衫軍”問題,溫總理當時未能成行,此后,改由楊潔篪外長向東盟十國大使進行通報,最后由總理稍后在博鰲論壇上宣布了這一消息,該基金屬于一個私募基金,首期計劃募10億美元并考慮在香港注冊。目前這一基金的操作還處在準備相關文件、章程、操作程序中。同時也需要等待東盟方面提報合適的項目,最終也需要中國外匯等主管部門批準。

《21世紀》:21世紀初期,當中國與東盟開始設想籌備自由貿易區時,一些權威專家曾預測,2010年雙方貿易總額將達到2000億美元,而事實上,這一目標提前三年實現。現在如果再做出一個設想,你認為十年之后雙方的經貿關系將會達到什么樣的局面?

許寧寧:僅以貿易額論,未來十年如果不再發生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我認為這個19億人口的第三大貿易體將保持年均25%的增長。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