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對非援助中增法減法尋求與中國協商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隨著經濟發展和國際影響力的上升,中國在國際舞台上開始更多地扮演一個援助輸出者的角色。非洲正是中國輸出援助、投資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崇泉在6月30日「中央企業投資非洲研討會暨中非發展基金宣介會」上致辭時,就強調了中國在非洲發展的重要性和機遇。

對此,法國發展署中國區協調人伊夫·傑克羅(Yves Guicquero)7月1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歡迎中國的援助,我們希望能夠與中國的援助協調,進行對話,分享經驗,在亞洲如此,在非洲亦如此」。而據一位法國外交官介紹,中法之間已經存在以工作小組形式,雙方外交部之間的交流和談判。

中法啟動援助協調機制


由於歷史原因,非洲一向是法國重要的利益所在地,能源來源地以及出口市場,自然也就成為法國對外援助的重點。

法國發展署非洲區的辦公地點位於發展署巴黎辦公大樓的4層。幾乎針對每個非洲國家發展署都有一間專門的辦公室處理相關事務,這足以看出法國與非洲間聯繫之密切。中國與非洲日益緊密的關係,自然引起了法國的注意。

據商務部統計,2008年中非貿易額達1068億美元,提前2年實現溫家寶總理在北京峰會期間提出的,力爭到2010年中非貿易達1000億美元的目標。此外,截至2008年底,我國在非累計完成承包勞務營業額700多億美元,佔我國對外累計完成承包工程營業額的22%。

就在與記者會見的前一天,法國發展署發佈了一份名為《當代非洲》的經濟專刊,介紹非洲與中國的關係、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等話題。

上述法國外交官給記者分析了法國希望與中國協調各自非洲政策的原因。他說,中國有自己的技術和技能,法國也有自己的優勢和技能,雙方應該合作以推動大規模的援助項目。

法國的對外援助工作系統涵蓋了法國財政部、外交部、發展署三個部門。財政部和外交部負責援助項目的制定,發展署的主要職責是落實項目。不過,凡是與民主建設、金融財經有關的項目都由法國外交部直接負責執行。

該外交官透露,上周,中國外交部非洲司司長在法國與法國外交部非洲司司長,以及外交部全球化、發展與合作司司長進行會面,探討了中法在非洲的合作項目。

「在針對非洲的援助上,中法合作才剛開始,是兩個剛剛開始的朋友」,該外交官說。

據他介紹,在法國對非援助中,優先目標是聯合國提出的千年發展目標,而在其中,醫療、教育、公共衛生以及農業則是法國對非援助的重中之重。在千年發展目標之外,法國的另一個目標則是支持非洲私營部門的發展。

在6月30日「中央企業投資非洲研討會暨中非發展基金宣介會」上,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崇泉表示:「非洲是我國企業『走出去』對外投資,實現資本和技術優勢與當地市場和資源優勢相結合的重點地區,也是我國企業實現產業轉移、培養跨國經營能力的首選地區之一。特別是當前形勢下,開展對非投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

伊夫·傑克羅還透露稱,中國商務部希望能夠訪問法國考察在對外援助方面的工作方式。法國發展署希望向中國介紹法國對外援助資金的提供方式、如何選擇合作企業、招標方式等具體的內容。

法國希望中國承擔更多援外責任

中國在對外援助領域角色轉變,折射出法國對中國身份的多重認識。

在法中對外援助方面的合作中,中國就擁有兩個身份: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一方面,法國仍然向中國提供旨在應對氣候變暖等問題的資金和技術援助。「法國對中國的立場仍然一樣,依然會保持對中國的援助。」上述外交官稱。

然而另一方面,法國則將中國視為影響力漸大的新興國家,因而需要與中國在對外援助方面進行協調,希望中國承擔更大的責任。

作為其曾經的殖民地,非洲大陸歷來受到法國全面而深刻的影響。然而隨著近年來法國經濟的式微,其對非洲的影響呈現衰弱之勢,「主要剩下一些傳統的政治、文化、語言聯繫,以及非洲對其金融業、銀行業依賴。」中國歐洲學會法國研究會常務理事、武漢大學嚴雙伍教授告訴記者。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對非洲援助力度的不斷加大,在農業、基建、資源開發、教育等領域,中國的援助迅速進入非洲。無論是數額還是速度都大大高於法國。這種情況之下,法國無可奈何卻不可避免地要尋求與中國協調。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王朝暉認為,法國在對待中國援非的問題上,有一種矛盾的心態。「一方面,希望中國承擔更大的責任;同時,又擔憂中國在非洲的存在會與法國產生利益爭奪。」

同時,在援助理念上,中法有著巨大的差異。中國的援助和貸款不附加政治條件。而西方國家的援助通常以推進西式民主為前提。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嚴雙伍教授認為,中法兩國雖然可能開啟一些合作,卻很難通過這種合作調和兩國間的一些理念上的分歧。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