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會展業現狀良好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福建省會展業現狀良好,展館建設步伐加快,規模擴大,培育較知名國際會展品牌,大大促進了該省現代服務業餘大學力發展。
國家統計局網站12月2日訊息,會展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群組成部分,是以會議和展覽的群組織承辦為中心,群組織者、策劃者與展館共同開展的一系列活動的總和。會展業與房地產業、旅遊業並列為世界公認的三大無煙產業,被譽為“城市名片”、“城市麵包”,它是衡量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國際化和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誌。
一、福建省會展業發展現狀
(一)展館建設步伐加快。近兩三年來,福建省各地展館建設步伐加快,2007年莆田建成海峽工藝美術城,2008年寧德會展中心和武夷山風景國際會展中心建成,2009年龍岩會展中心建成。截止目前,全省九個設區市均已擁有專用的會展場館,展館功能逐步擴大、完善。2008年建成的寧德市會展中心今年又擴建1.5萬平方米,使其具備舉辦多種形式的大型展覽和國際、國內會議的能力;將於2010年5月前竣工的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佔地2,000多畝,總建築面積約38萬平方米,建設規模處於全國前列。
(二)展會規模擴大。2008年,廈門市共舉辦各類展覽活動85場,展覽面積62.67萬平方米,分別比上年增長63.5%和18.2%,其中1萬平方米以上展覽會達18場。如:第12屆投洽會展覽面積達5.2萬平方米,第8屆石材展展覽面積達7.5萬平方米,第3屆佛事展展覽面積達2.7萬平方米。共舉辦各類會議1,644場,參會總人數達28.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8.4%。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2008年參展觀眾達26.8萬人次,增長10.3%。福州國際會展中心和福州展覽城2008年舉辦展覽116場,增長7.4%。晉江鞋博會展會面積從十年前的1.5萬平方米擴大到目前的4萬平方米。
(三)培育了一些較知名的國際會展品牌。近年來,福建省不斷借鑑省外先進經驗,提高辦展水準,並逐步培育了一些品牌展會: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投資類博覽會;廈門國際石材展是亞洲最大和世界第三大的石材專業展覽會;海峽兩岸機械電子商品交易會是目前兩岸規模最大的經貿交流會和目前國內較大的機械電子專業展覽會;海峽西岸汽車博覽會是海峽西岸規模最大的汽車博覽會;廈門國際佛事用品展是全國最大的佛事用品專業展覽會。
(四)發揮近台優勢,突出“海峽”特色。作為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省份之一,福建省注重發揮地域的優勢,擴大海峽兩岸經貿合作,推進海峽經貿交流發展,突出“海峽”特色,取得較大成功。大批台灣企業或行業團體群組織來閩參展參會十分踴躍,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海交會)、海峽兩岸老字號暨福建名牌產品博覽會、福州春節年貨會、中國消費品全球採購會、第五屆中國項目成果交易會等都有大批台商參會。甚至漳州市舉辦的“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石獅市舉辦的“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也都吸引了大量台企。
(五)促進產業鍊的發展。據專家測算,目前國際上會展業的產業帶動係數大約是1︰9,即展覽場館的收入若是1,帶動商旅餐飲、交通運輸等相關行業的社會收入則為9。近幾年福建省會展業蓬勃興起,有力地帶動了住宿業、餐飲業、交通運輸、倉儲業等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據有關專家採用灰色關聯分析法測算的福建省會展產業與其他產業之間的關聯繫數顯示:關聯度最高的是郵電通信業,達0.8378,其次為:國際旅遊業(0.6880),住宿和餐飲業(0.6709),航空客運業(0.6112),批發和零售業(0.6050),交通運輸、倉儲業(0.5270)。在會展業發展帶動下,2008年福建省批發和零售業實現營業額3,275.95億元,同比增長19.8%,較2007年、2006年、2005年分別增長2.2、4.3、6.5個百分點;住宿和餐飲業實現營業額487.24億元,增長22.3%,較2007年、2006年分別增長1.5、7.4個百分點。
二、福建省會展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幾年,儘管福建省會展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與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目前,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一)缺乏統一的管理機構。目前福建省會展業沒有專門的主管部門,外經貿廳、經貿委、國際貿易促進會、發改委等多個部門均是展會審批機構,多頭管理易造成政出多門。如:福建國際會展中心、福州國際會展中心等反映,由於會展業沒有專門的主管部門,所以一旦發生問題容易產生扯皮現象。
(二)會展業協會未能充分發揮作用。福建省會展業協會作為會展業的行業群組織,其職能略顯不足。福建省會展協會反映,目前協會很難發揮作用,會員單位不服從協會管理。而部分會員單位則反映,協會未能對會展單位提供全面服務。
(三)國際標準認證方面與規劃有一定差距。《2006-2015年福建省會展業發展規劃》要求到2010年,福州、廈門兩大會展城市各有3-5家會展場館或企業通過國際標準認證。但目前福建省僅有“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和“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通過國際標準認證,與規劃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
(四)部分展館利用率偏低。目前國際展覽界評價展覽館實現最佳經濟效益的利用率為60%至70%。上海新博覽中心利用率達60%,青島國際會展中心利用率為45%,廣州錦漢會展中心利用率為35%。而福建省部分展館總體利用率不高,與沿海一些城市展館利用率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如:福州展覽城和福州國際會展中心2008年利用率僅26%;寧德國際會展中心一年辦展僅6-7次;漳州花博園展廳2008年辦展僅5天。
(五)部分地區會展與區域產業特色結合程度低。福州、廈門、泉州等能充分利用區域產業特色發展會展業,特別是泉州充分利用鞋、建材等產業優勢,舉辦了晉江國際鞋業博覽會、中國南安建材經貿洽談會、全國(晉江)陶瓷博覽會等品牌展會,這些展會每屆展出的攤位均在1000-2000個,在國內外頗具知名度和影響力。但部分設區市在會展業發展過程中沒有充分發揮區域產業特色,如:寧德的機電產業已形成一定規模,但沒有舉辦過一屆機電方面的展會。
(六)部分展會檔次較低,品質偏差。目前,部分展會缺乏明確定位,在檔次和品質上都存在較大不足。如:廈門會展公司反映,有些題材雷同、影響力較差的展覽,在相隔不長的時間裏舉辦,浪費了展覽資源。參加武夷山“5.13”海峽國際投資洽談會的部分企業反映,會展相關的儀式較多,沒有搭好客商交流的良好基台,影響會展效益。
三、進一步促進福建省會展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2006年,福建省制定了《2006-2015年福建省會展業發展規劃》,規劃提出:福建省會展業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向大型化、專業化、品牌化發展,不斷提高會展的品質和服務水準,加強對會展及相關服務行業的管理,促進會展業及相關服務、保障工作向規範化方向發展。目前福建省會展業離規劃的目標還有較大差距,建議進一步採取措施解決會展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加強管理,進一步規範市場。建議成立省級會展協調管理小群組,負責全省會展活動規劃,加強指導協調與監管;研究制定大型展會綜合保障實施方案,建立長效保障機制;抓緊出爐《福建省會展業管理暫行辦法》,確定市場準入原則,明確管理責任,規範經營行為,營造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競爭環境。
(二)加強閩台合作,進一步突出“海峽”特色。2008年,台灣共舉辦62個國際展覽,舉辦國際會議79場次,在亞洲地區名列第7位,展位面積較2007年增長26%。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對台優勢,加強閩台合作,用好“海峽”資源,吸收台灣辦展先進經驗,以建立海峽西岸會展名城為目標,以產業優勢、海峽西岸區位特點為依托,以會議、展覽、賽事、演出和節慶活動為載體,進一步發展海西會展業。
(三)加速會展專業化人才的培養。展會能否達到專業化水準,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是否擁有一支熟悉業務、富有操作經驗的專業人員。加快會展專業人才培養,提高會展業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注重培養進階會展管理人才,是會展業發展的關鍵所在。德國、英國等國家在大專院校都設有會展專業,系統地向學員講授會展理論知識,更有一些行業群組織,建立一套系統完整的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和內容,並分別通過課堂學習、工作實踐、參與協會活動和考試等方式給予參訓人員各種學習鍛煉機會,每完成一個專業測定就授予一定的分數,累積到一定分數後,協會將授予資格證書。因此,建議福建省可在具備一定條件的院校設定會展相關專業,加速培養一批既有創新和策劃能力,又有現代經營理念的會展進階管理人才,儘快提昇福建展會服務水準。
(四)實施走出去戰略。在大力發展會展業的同時,也可以群組織企業到外省參加展會,或者到省外事辦公室展,實施“走出去”戰略。今年漳州市農辦群組織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參加溫州市舉辦的“2009中國溫州科技成果交易會農業科技成果展”,並布置“中國?漳州”展區,推介漳州市“打造海峽西岸現代農業、對台農業先行區”和建設“水果之鄉、花卉之都、蕈業之城、水產基地”成果,效果很好。
(五)培育和發展會展產業鍊。一個規模大、水準高的國際會議或展會,不僅給舉辦城市帶來了場租費、裝修施工費、運輸費等會展業的直接收入,而且能有效促進城市交通、通信、旅遊、商業、賓館、餐飲、印刷、銀行、保險、廣告、零售、航空、娛樂等相關行業加快發展,對拉動城市經濟、增加就業、增加商機都有明顯的、積極的作用。因此,要採取措施,統籌規劃,以會展為核心,促進交通、通信、旅遊、商業、賓館、餐飲、廣告等企業的整體發展,形成完整、配套的會展產業鍊。
(徐豔萍 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