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KIRI"染指"戴斯塔,浙江龍盛(600352)或為"導演"
鉅亨網新聞中心
去年9月底以來,全球染料龍頭戴斯塔破產案在業內掀起巨瀾。此前德國、印度等地媒體頻頻爆料印度KIRI將成戴斯塔潛在收購方;而作為戴斯塔最大及最重要的競爭對手——浙江龍盛,半年來一直保持低調。但從今日公告來看,真正的幕后導演或是浙江龍盛。
浙江龍盛今日公告,全資子公司樺盛公司于1月31日與新加坡Kiri、印度KIRI等公司簽訂股份認購協議及可轉換債券認購協議。
協議內容包括,樺盛公司將出資10新加坡元,認購新加坡Kiri面值10新加坡元的1股普通股。同時,新加坡KIRI將向樺盛公司定向發行2200萬歐元的可轉換債券,該部分債券的有效轉股期為5年。上述2200萬歐元將被定向用于收購戴斯塔部分資產。
公告顯示,新加坡Kiri成立于2009年12月1日,為印度KIRI在新加坡設立的專門用于收購戴斯塔部分業務的特殊目的公司,總股本262萬,每股面值10新加坡元。目前公司尚無任何盈虧。
戴斯塔是全球最大的染料、紡織助劑和服務供應商,市場占有率曾高居全球首位。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戴斯塔陷入流動性不足的困境,至2009年9月28日向法蘭克福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兩個月后保護期結束,戴斯塔雖經多方努力斡旋但終因無人施救而破產。此前一天公司陸續開始遣散其在法蘭克福、勒沃庫森等地工廠的員工,由此宣告了昔日全球染料業的帝國大廈就此傾塌。
戴斯塔退出市場后,每年多達20%至30%的染料市場份額,成為全球染料企業的逐鹿之地。2009年12月9日,德國媒體首次報道印度KIRI已與戴斯塔就收購部分資產簽署協議。而據孟買交易所資料,印度KIRI2007年染料產能僅10800噸/年;營收14億盧比(約合人民幣2.6億),凈利潤為3.4億盧比(約合人民幣0.64億)。顯然若無外界援助,KIRI很難獨自吞下戴斯塔。
據了解,印度KIRI為浙江龍盛參股公司,兩公司亦是密切的合作伙伴。2007年10月16日,樺盛公司曾認購該公司111.89萬股,每股面值10盧比,認購價格為每股115盧比。2008年4月,該公司于印度孟買證券交易所和國家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樺盛公司持股比例為7.46%。
另一方面,2009年7月,浙江龍盛控股60%的龍盛KIRI投建的年產2萬噸活性染料項目,在印度古吉拉特州順利投產。據相關資料,2010年浙江龍盛分散染料產能將達10萬噸/年、活性染料將達6至7萬噸/年。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