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專家:日本政權更替 可能掀起企業第3次奔往中國潮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大和總研經濟分析師肖敏捷在接受韓國《朝鮮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他認為,隨著日本實現政權更替,可能會掀起日本企業第 3 次奔往中國的熱潮。

肖敏捷表示,日本經濟已經「轉移」到中國,這已經是大勢所趨。他分析,此次眾議院選舉帶來的政治環境的變化已經反映出了上述經濟環境的變化。

他認為,日方是民主黨代表代理小澤一郎,中方是被視為溫家寶的有力接班人的副總理李克強。李克強訪問日本,就住在位於岩手 (小澤的老鄉) 的小澤的別墅。在政治和經濟領域,可能由他們來掌舵,成為中日兩國之間最核心的溝通渠道。

日產汽車今年 1 月和 6 月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量遠比日本的多。上半年日本對中國的出口已經超越了對美國的出口。對日本企業來說,「最大市場」已經是中國。日本企業可能摒棄自尊心,這一直是中日經濟關係的最大障礙。打著「重視亞洲」旗幟的民主黨上台後,這種趨勢有可能進一步明顯。


日本企業的產品戰略原來是在日本市場上取得成功後,依次向韓國、台灣和中國市場投入。而現在中國排在最前面。在中國生產並在中國銷售,日本企業將生產中國人喜歡的東西。

在中國市場上暢銷的日本汽車是日產和馬自達的產品。和這些公司相比,以高級車型「凱美瑞」 (CAMRY)為重點的豐田在中國市場上面臨的局面比較艱難。高附加值產品是日本企業的優勢,但這意味着價格昂貴。日本的出口依賴度為 15% ,低於德國 (40%) ,但日本在此次經濟危機中卻更加艱難,這是因為產品附加值過高。雖然質量好,但價格昂貴,所以不好賣。

肖敏捷認為,今年將掀起日本企業第 3 次奔往中國的熱潮。日本企業第一次湧向中國的是 1992 年,第2 次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 的 2000 年,今年將是第 3 次。這次日本企業將帶去液晶顯示器、化學原材料、零配件材料等高附加值產品。目標是日本質量 (quality) 和中國價格 (cost) 相結合的最強組合。

大公網訊指出,至於韓國和台灣將如何應對「新中日蜜月時代」?肖敏捷說,如果中國和日本直接交流,韓國和台灣的競爭力將大幅下降。台灣採取的戰略是和日本企業進行技術合作,和大陸企業進行營銷合作,這是個很好的方法。

中國西安出身的肖敏捷擔任過大和總研香港 (上海代表處) 的首席代表,是現在活躍於日本的資深中、日經濟專家。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