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專家:數據和判斷需進一步推敲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第一財經日報)


其實,這個觀點也並非老潘第一次提出。9月29日,他就在博客中用「養雞的不如倒蛋的」,來比喻中國房地產行業建房子的不如囤地的、倒地的。

「這些年,圍繞土地問題房地產公司有很多怪現象。幾年前,兩家開發商在同一地段各拿了一塊土地:一家開發商建房子銷售出去,沒賺多少錢;另一家開發商,囤著地,什麼事也沒有干,最後把土地轉讓,比前一家開發商多賺許多倍。」潘石屹稱。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俞明軒對CBN記者表示,是否有三分之一的開發商「只倒土地不建房」,界定可能有些困難。一是根據現行法律法規,不太好界定開發商是否在囤地。「比如,開發商挖了一個坑,或者埋下兩個樁,這算不算開工?」其次,關於有沒有三分之一開發商這樣做,誰統計的?樣本有多少?

俞明軒認為,需要對數據和判斷進一步推敲,要保證它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不能根據周圍情況簡單類推。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楊重光也認為,並不知道「三分之一」這個數據從何而來,而開發商囤地、倒地的情況確實存在,但情況比較複雜,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

對於開發商囤地本身,俞明軒表示要分三方面看:首先是房地產開發確實具有週期性,從購置土地到實際開工需要一定時間;其次,開發商追求利潤最大化也屬正常。因為它是企業,可以決定一個房地產項目選擇什麼時機進入市場。

最後,考慮到土地資產的長期增值屬性,確有開發商囤地行為。「政府應該用現行法律法規制約,推動資源利用的最大化,這是政府應該做的事情。」俞明軒稱。

楊重光對CBN記者表示,中國政府對閒置土地的處理有原則性規定,比如閒置一年徵收20%閒置費,閒置兩年就可以無償收回,但操作起來有難度,需要制定更具體的標準。「有些閒置也有政府原因,不能一概而論。」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