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社區大樓 民眾首重生活機能 住戶素質、管理品質居次
鉅亨網記者盧冠誠 台北
根據有巢氏房屋調查發現,民眾購買社區大樓時,最重要的考量是「附近生活機能」,比例有 29.62%,第2名是「住戶素質」,比例為 25.27%,「社區管理品質」以 22.08%名列第 3。
經過交叉分析則發現,在挑選社區大樓的考量因素中,台北縣市和基隆市民眾最重視「附近生活機能」,至於中南部民眾則最重視「住戶素質」。
有巢氏房屋發言人劉炳耀認為,北部都會區生活步調快,講求效率,所以希望居住周邊的生活機能佳,可以在居住的鄰近區域獲得生活必需的服務提供,如公車站、便利店,商圈、公園等,而中南部人情味較重,所以買房子會選鄰居,看看周邊住些甚麼人,考慮好不好相處,會不會有問題人物等。
而在理想的公共設施部份,「垃圾/資源回收處」佔32.68%,「中庭花園」則為 30.501%,交叉分析之後,台北縣市和基隆市民眾最希望有「垃圾/資源回收處」,其他地區民眾則認為「中庭花園」較重要。
劉炳耀指出,台北縣市因首先執行垃圾不落地政策,也較為嚴格,所以對於社區垃圾回收處的需求較高,至於中南部地區,社區公園的規劃較少,而大型綠地又多位於郊區,所以中南部民眾較希望社區大樓有中庭花園,一方面可以有散步休閒的空間,另方面,中南部民眾較重感情,有中庭花園,也可以讓社區居民能經常一起閒話家常,聯絡感情。
劉炳耀表示,多數民眾認為社區大樓適當的公設比為 10-20%,可讓居民有適度的公共活動空間,也不會佔據太多房屋權狀的坪數比例,先前因為建案的公設比太高,引發各界議論,內政部也規劃未來預售屋必須把公設和實際坪數分開,其實根據調查結果發現,很多公共設施購屋民眾並不需要,建商倒不如把這些公設的興建費和維護費拿來提升「社區保全」、「垃圾/資源回收處」及「中庭花園」的品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