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棕櫚油創下六個季度以來的最差行情
鉅亨網新聞中心
由于擔心美國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造成需求減少,原油價格大幅下挫,使得棕櫚油價格一直在七個月的最低點每噸2,338林吉特左右徘徊。
綜合外電6月30日報道,由于擔心美國和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對需求造成影響,原油價格大幅下挫,使得棕櫚油價格在經歷了六個季度以來的最差行情后,一直在七個多月時間里的最低點附近徘徊。
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Malaysia Derivatives Exchange)9月交割合同跌1.2%至2,338林吉特/噸,達到自11月17日以來的最低點。截止下午4:02價格幾乎沒有變動,為2,368 林吉特/噸。
4月至6月馬來西亞棕櫚油已下跌7.6%,是自2008年第四季度以來的第二大季度跌幅。
馬來西亞拉昔胡先銀行 (RHB Research Institute Sdn.)30日的一份報告分析說,任何原油需求預期的減少都將給棕櫚油價格帶來巨大壓力。棕櫚油可以用于生物燃料,價格通常隨原油價格波動。
8月交割原油合同29日下挫3.5%,創6月4日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30日又反彈0.3%至76.14美元/桶。原油價格在第二季度已下跌9.1%,即將結束連續五個季度的反彈行情,期間受全球經濟衰退結束的推動,價格上漲了85%。
棕櫚油需求下滑和供應增加可能將不期而遇。作為第二大生產國,馬來西亞5月至6月產量增加6.1%至139萬噸。
RHB表示:“棕櫚油生產高峰季節的到來將在近期壓低毛棕櫚油價格。”
棕櫚樹一年四季都可結果,下半年的產量更高。RHB在6月28日估計說,短期價格可能跌至每噸1,990至 2,200林吉特之間。
《油世界》(OilWorld)6月18日曾表示,南美大豆產量上升使2010年全球油籽產量創下新紀錄,這將給食用油價格帶來壓力。
獨立商品測試公司天祥(Intertek)30日在一封郵件中表示,受最大食用油消費國中國的拉動,馬來西亞6月棕櫚油出口增長1.5%。
6月總出口為135萬噸,而5月份則為133萬噸。運至中國的總量增長22%至400,200噸。
運至印度及其次大陸總量下跌減少3.6%至203,522噸。印度是棕櫚油的最大消費國。出口至第二大消費地歐洲的總量增3.4%至243,406噸。
瑞士通用公證行(SOCIETE GENERALE DE SURVEILLANCE S.A.)估計,馬來西亞6月出口相比5月份增長1.2%,從1,323,465噸增至1,339,478噸。出口至中國增長1.5%至354,700。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控股公司(CME Group Inc., CME)9月交割棕櫚油合同29日跌1.5%至730.50美元/噸。
大連商品交易所1月交割棕櫚油合同跌0.8%至6,336元/噸,大豆油跌0.5%至7,420元/噸。
(陳紹國 實習編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