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戴爾發力中國市場 全面進軍高利潤IT服務業

鉅亨網新聞中心


戴爾表示,鑒于目前整個行業對服務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強,而且硬件產品的利潤有所下滑,戴爾將計劃在中國市場走出業務轉型的第一步,全面進軍IT服務業。

中新社援引每日經濟新聞3月25日的報道稱,越來越多的國際知名IT制造企業正逐漸剝離利潤薄的制造業,而把中心放在利潤豐厚的IT服務業。3月24日,新組建的戴爾服務中國高管團隊正式亮相北京,戴爾表示,鑒于目前整個行業對服務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強,而且硬件產品的利潤有所下滑,戴爾將計劃在中國市場走出業務轉型的第一步,全面進軍IT服務業。

3月24日,有消息稱,戴爾準備將其價值250億美元的生產基地遷移出中國,可能轉向印度。記者就此向戴爾中國求證,該公司公關表示,未聽說此事。業內分析,戴爾去年在中國的SMB業務(中小型業務解決方案)增長率高達81%,他們不太可能撤出中國市場。

戴爾觸角伸向IT服務


事實上,對于 PC主業遭遇挑戰的戴爾來說,轉型IT服務更具現實意義。根據戴爾此前公布的2009年三季報,由于個人電腦業務市場份額降低等因素,期內其凈利潤為 3.37億美元,同比大幅下滑54%。

“硬件+服務已經是IT業不可逆轉的趨勢,可提供IT服務的管理咨詢公司與硬件制造商結盟的趨勢將越來越明顯。”iSuppli高級分析師顧文軍表示,由于IT產品同質化的狀況越來越嚴重,導致利潤率持續下滑,轉型高利潤的服務業已成行業趨勢。

據IDC最新報告預測,IT服務支出將從2006年的1,711億美元提升到2010年的2,070億美元。

早在2002年,IBM出資35億美元收購全球最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美國普華永道旗下咨詢子公司PWC,一舉奠定了其在IT服務市場的領先優勢。2008年,惠普也耗資139億美元進軍IT服務。據了解,IBM目前的IT服務收入在其總收入中的比重已經達到39%,而這部分利潤已經占總利潤的50%以上。

為此,2009年9月戴爾以39億美元收購信息服務提供商佩羅系統公司,同年10月12日,佩羅公司正式收購畢博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畢博中國)。這個收購事件,也意味著戴爾將業務正式延伸到IT服務領域。

3月24日,戴爾宣布了戴爾IT服務的中國高管名單,原佩羅系統公司總裁兼CEO彼得·阿特貝夫擔任新部門總裁,榮瑪贊(RonMachan)任戴爾服務部高級副總裁、戴爾服務部亞太區大型企業及商業負責人,KirkWilliams任戴爾服務部副總裁、中國大型企業及商業負責人,周賓則出任戴爾服務部公共事業醫療保健業務中國負責人。

從名單中可以看出,戴爾的IT服務中國高管團隊正是收購佩羅系統公司和畢博中國咨詢業務后所進行的整合。

發力中國市場

雖然戴爾正謀求在中國IT服務市場占據一席之地,而這一領域長期以來都是IBM、HP等大腕的地盤。全球IT服務市場6,700億美元的收入中,戴爾份額不足 1%,由此可以看出,戴爾服務市場增長的空間很大。

“戴爾不是IBM,也不是惠普。但是,我們有適合自己業務的商業模式。”戴爾公司創始人、全球CEO邁克爾·戴爾表示,戴爾將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通過降低復雜度,通過硬件、軟件和服務結合幫助客戶降低復雜度與成本,使IT從部署、使用、維護到升級更新都變得易于操作。

據周賓介紹,醫療行業是戴爾服務部的重點項目。

據了解,戴爾佩羅醫療集團目前已派出多支專業團隊,圍繞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和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分別在成都、無錫、山東、湖南等地,與當地政府和醫療衛生管理機構,開展了一系列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為核心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項目。

此外,周賓表示,戴爾在中國非常重視并且有著很龐大的教育服務,未來戴爾將會在原有的在戴爾教育服務基礎上進一步開發此方面的服務,所以戴爾不僅僅包括醫療行業,還包括教育等其他行業。

彼得·阿特貝夫介紹,全球IT服務市場規模在5.6萬億元左右,目前戴爾在這一領域提供了全類型的業務,希望獲得“強勁的增長”。

不過,就戴爾所劃定的IT服務領域來說,還是比較初級。如何通過自身提供的IT服務獲得客戶的認同,還需要實踐的證明。

(王彥彥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