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人質臨大限 安倍陷兩難 強調人命第一 美英促勿付贖金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1-23 08:15


图片说明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極端組織「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早前綁架兩名日本人,並要求日方支付2億美元(約15.5億港元)贖金,否則於香港時間今(23)日下午1時50分把他們處決。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表示會考慮「一切可行方法」營救人質,但承認尚未聯絡到ISIS,有兩名日本人則表示願意充當「中間人」。事件反映日本向中東提供大量援助,又與美國關係密切,在ISIS綁架浪潮中,已無法獨善其身。美英兩國叮囑日本勿應綁匪要求支付贖金,警告此舉將助長他們綁架更多人質。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菅義偉稱,已嘗試接觸ISIS,向對方解釋日本早前向中東多國提供資金並非軍事援助,有關做法的動機亦絕非該組織發放短片中所言的「殺害穆斯林」,但ISIS未有回應,亦無法得悉兩人質的安危。首相安倍晉三及多名官員一再強調當局秉持「人命第一」原則的同時,不會對恐怖主義讓步,但隨時間過去,其選擇已愈來愈少。美英兩國均反對日方支付贖金,美國國務院前日敦促日方不要支付贖金,否則便等同向極端組織讓步,只會令更多美國人身陷險境。

報導指,日本一直在中東欠缺外交網絡,加上敘利亞陷入內戰後,日本撤走外交官,都令日方難以聯絡ISIS。日本伊斯蘭學者、前同志社大學教授中田考昨聲稱曾見過ISIS指揮官,並表示若有需要,他願出面交涉,但指日本政府沒有邀請他充當中間人。另一名毛遂自薦者是日本記者常岡浩介,他自稱與ISIS高層份屬「朋友」,願盡一切努力協助人質獲釋。不過日政府亦沒邀請常岡協助,當局去年曾以參與恐怖活動罪名起訴他,並沒收他的護照。

安倍近年以人道理由為名,加強自衛隊在海外的任務,做法在日本引起不少爭議。東京智庫PHP高級研究員金子將史指出,對於ISIS而言,不論自衛隊的任務是人道或軍事目的,日本人都是該組織的目標。法新社引述分析指,安倍政府大舉以資金援助中東,容易成為恐怖組織眼中的「肥肉」。

美國波士頓大學國際關係助理教授伯傑則認為,日本政府深知讓步將引起盟友批評,危害日美關係之餘,亦損害國際地位,但若人質未能安全返國,安倍必會面臨各方攻擊。 

香港《明報》綜合外媒報導,日本尋求外交「再正常化」,逐步增加在海外的軍事力量,轉向不再完全依賴美國的方針。雖然中東是日本加強關係的目標之一,但今次人質事件正正反映其策略面對嚴峻安全風險。

1980年代末,冷戰時代結束,日美關係漸被削弱,日本了解到不能再依靠美國維護本國的核心利益。其中1996年秘魯左翼武裝分子綁架日本駐秘魯大使館數百高官事件,可說是日本改變外交策略的分水嶺,當時美國缺乏協助意願,日本亦無力自行處理,最終需靠時任日裔秘魯總統藤森協助斡旋解決。此後日本便調整外交策略,推動「再正常化」,除了透過外交及經濟力量維持日本在國際事務的影響力外,亦逐漸加強在各地的軍事力量。特別是近年面對中國軍事崛起及朝鮮核威脅危機升溫,日本亦隨之加速「再正常化」。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以「積極和平主義」為名出訪中東數國,並宣布提供2億美元人道援助,正是日本參與中東事務的其中一步,與2004年日本在伊拉克戰爭期間,派出自衛隊赴伊擔任後勤隊伍等行動同出一轍。不過日本在中東的行動已造成數次綁架事件,例如2004年,便有伊拉克武裝分子綁架3名日本志願人員,要求日本自衛隊撤出伊拉克,在2007及2013年均有日本國民遭武裝分子綁架。這些事件均考驗日本參與國際事務的能力,特別是介入中東等敏感地區所承受的風險。

在野民主黨參議員德永繪理指出,日本以往秉持和平不戰的原則,令中東各國均與日友好,但安倍推動行使集體自衛權、修改憲法、更改武器輸出三原則等做法改變了國際社會對日本的觀感。安倍在中東之行高調宣布將撥款援助受ISIS影響的國家,即使他強調只屬人道援助,但無可否認會刺激恐怖分子神經。(接下頁)

[NT:PAGE=$]

图片说明
圖片來源:香港明報

遭ISIS綁架的自由記者後藤健二自感對另一人質湯川遙菜遇險有責任,決意赴敘利亞救人。他出發前曾稱日本無參與攻擊ISIS,認為日本記者不會像英美記者般遭敵視,又稱發生任何事都是自己的責任。日本有輿論指摘兩名人質明知當地危險仍要前往,本身有錯,應自行承擔後果,政府不應向恐怖分子屈服。

後藤去年4月遇上獨自在敘國尋找生意機會的湯川,並在對方要求下一同到伊拉克了解衝突地區情况,至7月後藤自行返回敘利亞,不料湯川未幾便遭ISIS綁架。後藤受訪時曾表示,覺得自己有責任回到敘國,協助湯川脫險。去年10月底,後藤打算前往ISIS大本營拉卡(Raqqa)打聽湯川的消息,行前拍攝短片,稱無論發生任何事,都是自己的責任。他亦向拍檔前田利繼表示,由於日本沒參與轟炸ISIS據點行動,只向當地提供人道援助,相信自己可與ISIS合作,不會像英美記者遭受惡待。

不少日本網民斥責湯川與後藤明知有危險,仍堅持到戰亂地區,應該自力承擔惡果。自民黨前眾議院議員渡部篤亦稱,兩人並非日本政府派遣到當地,政府不應向ISIS的恐怖主義妥協,否則全球日本人均可能成為恐怖分子的威脅目標。

2004年兩名日本義務救援人員與一名攝影記者在伊拉克被武裝組織綁架時,日本國內亦出現類似的批評聲音。雖然人質最終在伊斯蘭教士協助斡旋下獲釋返國,但輿論紛紛指摘人質漠視警告,堅持冒險,行為自私,要求他們自負責任,最終日本政府要求人質支付返國費用及其他開支。當年的人質之一、志願組織代表今井紀明指出,身處海外意外難免,即使受保護仍可能遇險,國家應盡最大可能協助,不應以「自負責任」為由拒絕向國民伸出援手。

《每日郵報》報導指出,ISIS威脅處決兩名日本人質,其中湯川遙菜早前有報導指他行為怪異,曾自殺自閹,昨日英國《每日郵報》披露更多資料,指他自認是日本女間諜川島芳子轉世,經營軍事生意的湯川更曾向親友表示,敘利亞內戰是他的新開始,視當地戰事為他人生達致成功的最後機會,試圖發戰爭財。

湯川以軍事顧問自居,不過從未擔任過任何顧問工作,他去年赴敘利亞,期望在衝突頻繁地區向大型日本企業提供保安,去年他也計劃前往索馬里,稱「當地變得愈來愈危險」。

報道又指,另一名被擄人質後藤健二是基督徒,其友人、同為自由撰稿記者的前田年表示,後藤前往戰地是為幫助當地兒童、窮人及有需要人士。後藤的牧師亦指他是受基督感召走上前線,但事前沒聽過他表示要去營救湯川。後藤在一次訪問中曾表示,自己永不會冒任何風險,可惜不幸被擄陷入絕境。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