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后備耕地8億畝,確保糧食安全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5-27 08:29


在確保解決國人吃飯問題的18億畝耕地之外,我國又發現了具有不同適宜程度的約8億畝耕地后備資源。

昨天下午,在中國科協召開的今年第五期“中國科協科技期刊與新聞媒體見面會”上,中國科協公布了中國科學院完成的一項最新調研成果。成果顯示,我國具有不同適宜程度的耕地后備資源約8億畝。

而據記者了解,此前相關調查與評價得出的數字遠低于這一數字。

中國科協表示,這一發現對了解我國后備耕地資源的特點、服務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舊體系低估土地適宜性

據介紹,這一題為“基于SOTER的中國耕地后備資源自然質量適宜性評價”的研究項目,被列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張甘霖等專家組織實施。

張甘霖透露,這些耕地后備資源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新疆、黑龍江、吉林、遼寧、陜西、河北、廣西、山東和江西等省區。

為確保我國糧食安全,近年來,中央政府一方面要求用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保護現有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穩住18億畝耕地的“紅線”;另一方面,也組織力量積極尋找適宜的耕地后備資源,作為未來開發的保障。

“進行耕地后備資源適宜性評價就成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方面。”張甘霖說。據介紹,我國迄今已開展了多次全國性耕地后備資源的調查與評價,其中以《中國1:100萬土地資源圖》的評價體系最具代表性。張甘霖稱,該體系將全國分為九大潛力區,不過其采用的土地質量評價方法,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土地的適宜性。

40%具有較好開發條件

張甘霖等專家的研究表明,在8億畝具有不同適宜程度的耕地后備資源中,約4.8億畝處在濕潤與半濕潤區,約占現有耕地資源的26.9%。

但他同時表示:“雖然這些耕地后備資源具有不同適宜程度,但并不意味著這些土地都有開發的適宜性。”他解釋說,因為耕地后備資源開發需考慮生態安全問題,對于那些作為“生態用地”的后備耕地資源要以一票否決的方式限制其開發。

評價結果顯示,在這些耕地后備資源中,具有較好開發條件的只占40%左右。其余的雖有開發潛力但可能需要較高的投入,或者具有較大的生態風險。

張甘霖告訴記者,在干旱、半干旱區,后備耕地資源具有不同強度的沙化風險,考慮到開墾耕地的生態成本,以及西部生態服務功能的戰略意義,所以不宜將干旱半干旱區作為開發的重點關注區域。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