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國資委:不能因"地王"而否認土地交易招拍掛制度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邵寧在回應“央企都退出房地產市場”時表示,不能因“地王”而否認土地交易的招拍掛制度。

中新社援引新京報3月22日的報道稱,3月21日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邵寧在回應“央企都退出房地產市場”時表示,如果不能解決供給和需求的問題,房價不會有太大變化。

邵寧認為,調控房價須從供給和需求兩個角度去采取措施,尤其是抑制投資性的需求,現在的招拍掛制度必然產生“地王”,“因為是競爭,不管是誰最后拿到,都會成為‘地王’”。

雖然國資委宣布78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將退出房地產業務,但3月21日邵寧避免談到央企退出房地產業的具體時間表。在回應央企“地王”的提問時,邵寧也避免提及“央企”和“國企”的字眼,他只是原則性地發表了對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看法。


他認為,“地王”現象的直接受益者是地方政府,因為“地王”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這不是壞事情,關鍵是這筆收入用到哪兒去”,政府要把其中的大部分收入轉移到為低收入者建房。

“不能因‘地王’而否認土地交易的招拍掛制度”,他表示,這是個好制度,因為它是透明的,是陽光的,是競爭性的,它可以防止暗箱操作,可以防止腐敗。

邵寧表示,房價是由房市的供給和需求決定。如果房市供給不足,房價必然漲。反之不會大漲。

“人大應明確國企的定位”

出席論壇的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熊志軍在論壇上接受采訪時表示,房價上漲不是由央企拿地造成的,國有企業在受“夾板氣”,成了社會矛盾的宣泄口。“地價是受房價決定的,而不是房價是由地價決定的,這屬于經濟基本常識。”熊志軍表示,認為高地價是由于央企進入房地產行業所致的說法不對,“不管那地是不是央企拿了,都和普通老百姓的住房無關。地王都是黃金地段的,無論誰拿了價格都會很高。”

熊志軍認為現在社會對國有企業的定位認識還不明確,這涉及到國企是完全獨立經濟體還是社會公益服務組織,他呼吁全國人大應該進行明確。熊志軍表示,如果國企是經濟體那就是趨利的,房地產市場現在是一個暴利的市場,沒有理由只讓民營企業賺錢,不讓國有企業賺錢。“央企不掙錢,被批效益不好;掙錢了,又說不顧社會效益。”

他也指出,如果作為經濟體來講,國企確實有不合理的地方,因為在政策、資源掌握上有優勢,社會在這方面可以進行監督。

吳敬璉前天也表示,雖然地王頻頻出現,但沒有辦法指責國有企業,最關鍵的問題在于是誰給了國企那么多的錢。

(王彥彥?編輯)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