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人找不到頭路 政府:為了生活 離鄉背井吧!
鉅亨網陳律安 綜合外電
葡萄牙曾有著全歐洲最偉大的殖民帝國,在非洲、南美及中國都建立起貿易樞紐,也使得葡萄牙語在這些地方成了通用的語言。
《今日美國》報導,葡萄牙不再擁有巴西及澳門的殖民地,現在因為衰退而將姿態放低,請國民去以前的殖民地尋找就業機會。
葡萄牙議長 Miguel Relvas 表示:「近來的畢業生將帶來新一波的移民潮,與1960年代不同的是,歐洲並不是目的地。過去 20 年來,葡萄牙在下一代上投資很多,卻無法給他們所需的就業機會。」
葡萄牙政府承認,它無力提供國家 70 萬失業人口就業機會,尤其是教師及近來畢業生更是缺乏機會。許多人丟了工作,或是根本找不到工作,這與 IMF、歐盟、歐洲央行加諸葡萄牙的撙節措施息息相關。葡萄牙去年5月為了取得1150 億美元的紓困金,而接受了儉約條件。
葡萄牙統計局數據顯示,葡萄牙的失業率在 2011 年 12 月時達到史上最高峰的 14%。市場關於第二波紓困的相關討論,也讓人民憂慮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撙節措施。信評機構惠譽預期,葡萄牙經濟體將在 2012 年萎縮 3%,相較之下,巴西經濟去年成長了7.5%。
葡萄牙官方表示,對國民而言,解決方案就是離鄉背井找尋機會。葡萄牙的營建業及宴席業,對以前的殖民地如巴西及安哥拉的人民來說,向來是個極具吸引力的大磁鐵。不過自從經濟危機席捲歐洲以來,意味著以前的「母國」不再是個充滿機會的地方,畢竟葡萄牙正經歷著 1975 年以來最糟的經濟危機。
有些葡萄牙人已經先去海外探路。現在有將近 33 萬名葡萄牙人前去巴西討生活,而 2010 年的數據則為 27.7 萬人。
現年 28 歲的律師 Teresa Morais便離開了里斯本,跑去聖保羅執業,因為她認為家鄉的工作機會越來越稀少。她也表示,那裡的工作充滿了許多障礙,有許多文化上的差異要克服,包括人際網絡、釐清就業市場,弄懂巴西司法系統,都是挑戰。
此外,約有 20 萬名葡萄牙人現在住在莫三比克及安哥拉,因為那裡有採礦及營建業的就業機會。葡萄牙移民觀察單位指出,2006 年時僅156 名葡萄牙人跑去安哥拉,到 2009 年時已經成長至 2.4 萬人。
但分析師 José Adelino Maltez 表示,當那些真的能工作、創業,也有著經濟、技術、資金的人離開,不僅僅會對經濟產生影響,也影響到葡萄牙的復甦及產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