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公告

美股評論:一支不正常基金的正常死亡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1-22 08:01


導讀:MarketWatch專欄作家傑弗(Chuck Jaffe)撰文介紹了即將清算的Birmiwal Oasis Fund的奇特歷程,總結了基金投資者必須記取的若幹教訓。


以下即傑弗的評論文章全文:

這是最好的基金,這是最壞的基金。這是存在於智慧年代的基金,這是智慧年代最愚蠢的基金之一,攪亂投資者的信仰與懷疑。

我會如此開始本文,全都是為了對狄更斯的《雙城記》致敬,而本文的主角Birmiwal Oasis Fund根本配不上任何優美的文字形容。只是若幹總是會讓行業觀察家疑惑到底是看到了希望之春還是望之冬的基金之一。

消息傳來,Birmiwal Oasis Fund(BIRMX)將於本月底清算,一支擁有歷史上罕見表現記錄的共同基金即將結束自己的歷程。通常,我都是在年底時才會對一年內消失的基金進行回顧,但是Birmiwal Oasis,因為其留給我們的重要教訓,是值得一次例外的。

這支基金很長時間內簡直就是個謎。

Birmiwal Oasis前后存在了11年,有五年,它都是晨星公司資料庫中同類品的榜首,有兩年,它淪落榜尾,還有三年,它位於最差3%行列。(余下一年,它是不偏不倚的業界中點,各位想象一下吧。)

從2003年到2007年,這支基金將1萬美元的初始投資變成6.7萬美元。從那之后,它又將6.7萬美元美元變成了大約2.075萬美元。相比之下,一支典型的小型股票基金盡管在最初幾年的表現確實遠遠落后,但同期之內,是可以將1萬美元最終變成3.6萬美元的。

在問世的最初十二個月當中,這支基金的回報率達到127%,使得我的朋友瓦格納(John Waggoner)於2004年在《今日美國》撰文:“或許,年度表現領先的Birmiwal Oasis Fund經理人波密瓦爾(Kailash Birmiwal)將超越(富達麥哲倫基金的傳奇經理人)彼得-林奇(Peter Lynch)的生涯記錄,當然也可能不會,我們目前還不得而知。”

2007年,現在成為我MarketWatch同事的亞蘭茲(Brett Arends)在TheStreet.com撰文,BIRMX是“你從來不曾聽過的最好基金”。

無論在順境還是逆境當中,經理人波密瓦爾對媒體都敬而遠之。我不知道誰和他談過話,至少我是從來沒能讓他接受過採訪,包括在寫作本文的時候。總之,他如何運作,才會讓基金既能夠成為偉大的奇跡,也能夠成為可怕的災難,對我接近於謎。

波密瓦爾曾經是南伊利諾州大學的一位電機工程學教授,根據他的簡歷,他“最初是從管理自己的個人股市資起步的”,那是1994年到2002年。

無數的研究都發現,那些自己的投資也在其中的基金經理人,那些試圖在業界攀上台階,超越大玩家的經理人,那些投資組合規模較小,較為集中的經理人,以及那些專注於自己最好理念的經理人,往往都能創造出超級回報,因此,波密瓦爾確實具有獲得成功的條件。

最初,這支基金看上去相當了得。從2003年問世到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前,它是無可爭議的最佳小型混合型基金之一。2008年,基金在崩盤行情中損失了63%,但次年還是成功達成了93.5%的反彈。

可是接下來,它的步調就徹底亂掉了,尤其是2011年,損失達56%,這一年,小型混合型基金業界平均損失只有該基金的十分之一不到,而大盤更是略有斬獲。

波密瓦爾是一個典型的交易者,而一些研究已經告訴我們,過高的周轉率是會造成麻煩的。在他表現最佳的兩年,波密瓦爾交易極為頻繁,周轉率超過1000%,而在基金遇到麻煩之后,他的行動還變得更頻繁了,周轉率也從2009年的120%猛增到去年的2000%。

2013年和2014年,業界平均回報率分別是36%和3.3%,但波密瓦爾的基金卻摔了大跟頭,截至去年底的近三年、五年和十年總體表現都名列孫山。於是,12月30日,基金的受托人認定,由於基金的規模已縮水到現在的程度,是時候放棄一切了。

據受托人的報告,目前基金旗下資只剩下大約600萬美元,其中四分之三是波密瓦爾自己的股份。或許,受托人應出來好好解釋一下,為什麼他們會允許波密瓦爾繼續擔當經理人,為什麼他們會允許基金那麼長的時間內都保持開放狀態。

總而言之,這基金為我們留下了一份值得尋味的遺,總結起來有三點:

首先,在表現排名中領先,獲得媒體關注,這並不會使得一支炙手可熱的基金真正變得優秀,這反映的只是暫時的熱度,而不是才智。

其次,任何基金都有排名榜首或跌落榜尾的可能性。你或許無法預見誰會走到哪一步,但你不該忘記,地球二十四小時就自轉一圈,上與下就顛倒一輪。也許,下面就輪到你基金的經理人了。

第三,留在底部其實要比留在頂部容易得多。波密瓦爾表現優秀的那六年值得讚揚,包括2008年之后的大反彈。可是,基金一旦急劇下滑,想要東山再起就會變得困難。大多數淪落的基金,其經理人最終都喪失了自己的平常心,自己的優勢,最終喪失了自己股東的錢,卻再也沒能找回光榮歲月。(子衿)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