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舉牌頻現懲罰力度亟待加大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1-20 09:39
二級市場舉牌上市公司,并不多見,而在這不多見的舉牌行為中,違規舉牌卻屢見不鮮。根據自2008年11月股市見底以來的舉牌行為,記者粗略統計后,得到了一個讓人意外的結果:舉牌違規成家常便飯。這樣的結果,顯然不應長期存在于即將進入全流通的A股市場。
違規舉牌頻頻出現
近日,浙江民企兆山新星集團舉牌天潤發展,并因舉牌違規被調查。從2008年11月股市見底至今,類似的二級市場舉牌行為雖不多見,卻也并非個案。而這里面,違規舉牌則占多數。
除天潤發展外,龍泉系舉牌長城信息、茂業系舉牌商業城、神秘夫妻舉牌陽光發展、金順法舉牌中兵光電、自然人王靖舉牌閩福發A、首域投資旗下7基金舉牌張裕B都明確被定義為違規;而首方投資舉牌光華控股、大洲系舉牌ST興業、3名自然人漲停之巔舉牌高淳陶瓷等,雖沒有被明確定義為違規,但其舉牌行為也是疑云重重。
與違規的舉牌行為比起來,合規的二級市場舉牌似乎并不多。自2008年11月以來,僅有寶安系舉牌海南椰島、深鴻基,中潤舉牌太行水泥,自然人徐開東舉牌迪康藥業等為數不多的幾次舉牌尚未被發現有問題。
兆山新星集團的違規舉牌就是一個典型例子,這起舉牌事件因兩方面違規遭監管機構立案稽查。其一,增持到5%時,未能及時剎車,而是一路增持超過7%;其二,增持到5%的3日內,未能及時通知上市公司,而是事后多日才發布公告。而根據相關規定,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投資者持有或者通過協議、其他安排與他人共同持有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的股份達到5%時,應當在該事實發生之日起3日內,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證券交易所作出書面報告,通知該上市公司,并予公告;在上述期限內,不得再行買賣該上市公司的股票。
此外,舉牌違規的行為還多表現在舉牌后短線交易、舉牌后信息披露不充分等。
監管力度有待加強
不少舉牌違規的當事人往往將違規行為歸結于不熟悉交易所的規定,這種情況并不少見。但是,不排除有故意違規舉牌的行為。
“對于法人機構,一般其財務顧問都會提醒其舉牌,不熟悉規則的多是個人投資者。”上海一位資深投行人士表示。
二級市場舉牌往往在市場低迷時發生,舉牌方在二級市場快速、低價、大量搜集籌碼顯然是其希望達到的最佳效果。而嚴格遵守5%舉牌的規定,一旦舉牌,就容易引起二級市場股價大漲,提高成本,并且如果要爭奪上市公司控制權,這種及時的舉牌將可能引發原有大股東的奮起反抗。為此,部分舉牌方先斬后奏,持股遠超過5%后才對外界公告。而這些違規舉牌行為,往往只是遭到監管部門的批評、譴責或者暫停買賣等處罰,與承受這些處罰相比,違規舉牌在二級市場卻收益頗豐:要么有豐厚的投資利潤,要么在上市公司控制權爭奪中占據先機。
記者發現,與上述明顯的舉牌違規行為相比,一些看似沒有違規的異常舉牌行為,更值得監管部門關注。例如,吉林一家上市公司主業平平、治理混亂,在2008年底,該公司被深圳的一家投資公司舉牌。此后,這家上市公司怪事不斷:股價從最低的2.28元漲到了最高的16.6元,期間又反復傳出重組緋聞,多番更改業績報告并被監管部門譴責。
業內人士分析,舉牌并非都代表投資方看好上市公司內在價值。“一般而言,私募基金、資金充沛的自然人等不愿意舉牌引起監管層注意,他們更喜歡分散籌碼。這類投資者的舉牌行為有做局嫌疑,吸引市場關注。”上述上海資深投行人士表示。
知名律師嚴義明對本報記者表示:“即使交易所在交易系統上嚴密監控超額買入,仍然難以防范多賬戶操作構成一致行動人的情況。從根本上說,舉牌違規的違法成本還是太低,這需要監管部門加大懲罰力度。尤其是現在A股即將進入全流通時代,二級市場舉牌行為會越來越多。”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